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日前召開的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廣東省委關于深入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的決定》,把高水平謀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擺在突出位置,提出圍繞結構優化抓“雙碳”的具體要求。
自“雙碳”目標提出以來,省政協連續多年聚焦這一議題開展深入調研,找準關鍵問題,通過召開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界別協商會及督辦重點提案等多種形式,小切口議政建言,持續為廣東順利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建良言、獻良策。
去年23件重點提案中 2件涉及“雙碳”
“廣東以約5%的碳排放和7%的能耗占比支撐了全國約11%的經濟總量。”“廣東要完成能源結構根本轉型,需推動綠色低碳產業技術關鍵技術突破?!薄?021年11月省政協召開的一場以“廣東順利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應對策略”為題的界別協商會上,與會人員為廣東經濟社會低碳發展取得顯著進展感到振奮,并圍繞“碳排放總量大、能源轉型升級挑戰多”等關鍵難題展開熱烈討論。
這是省政協首次就“雙碳”主題召開界別協商會。作為經濟大省和碳排放大省,廣東順利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對于全國“雙碳”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推動作用。2021年,省政協黨組將“雙碳”議題列入年度協商計劃,組成專題調研組圍繞“廣東順利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應對策略”,赴廣州、佛山、陽江、茂名及浙江省開展調研考察,形成專題調研報告并組織召開界別協商會。
會上,政協委員和專家學者從優化能源結構、技術創新、碳排放交易、人才支撐等角度提出真知灼見,并與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進行協商交流。會后,省政協整理形成《廣東政協界別協商會建議》提交省委、省政府并獲得積極反饋。
如何全面準確把握“雙碳”工作核心要義,助推我省“雙碳”工作取得扎實成效?省政協緊追不放,于2022年將“積極落實‘雙碳’戰略,促進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列入年度協商計劃,并確定為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選題之一,高規格組織調研、協商活動。
省政協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是省政協協商議政最高形式,一般每年進行2次。從2022年年初起,省政協專題調研組制定詳細的調研計劃,由省政協領導帶隊開展實地調研,并通過調查問卷、專家座談會等形式廣泛聽取意見,形成調研報告。在同年9月召開的省政協常委會會議上,省政府相關負責人充分肯定了報告內容,并明確表示將認真學習吸納專題調研成果,統籌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提案工作是人民政協履行職能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每年,省政協主席會議將討論確定數件重點提案,由省委書記、省長、省政協主席、常務副省長和省政協副主席牽頭督辦,確保重點提案辦出成效。也是在2022年,在確定的23件重點提案中,有2件提案涉及“雙碳”話題,分別為《關于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推動我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系列提案》和《關于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建設,促進碳達峰的系列提案》。目前,2件提案已順利辦結。
小切口助推“雙碳”目標實現
“雙碳”工作涉及面廣,是一項系統工程。結合廣東實際情況,找準發力點,小切口議政建言是省政協多年聚焦“雙碳”工作開展調研協商活動形成的一條重要經驗。
同樣以2022年省政協召開“積極落實‘雙碳’戰略,促進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為例。為何選擇產業園區作為建言“雙碳”工作的切入口?會上,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凌鋒曾作出解釋。
凌鋒介紹,產業園區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也是落實“雙碳”戰略的主戰場。在廣東,省級以上高新區以占1%的土地面積,創造了全省約1/5的GDP,但同時省內各產業園區碳排放差異較大,抓好產業園區“雙碳”工作,示范意義重大而明顯?!鞍寻l力點聚焦到產業園區這一關鍵‘小切口’上來,以點帶面、重點突破。”凌鋒說。
省政協的調研也經常瞄準時下熱點,力求從小切口切入“破題”。近幾年來,碳匯、藍碳、碳交易等成為“雙碳”話題下的熱詞。2022年,在省政協各專委會督辦的15件專題提案中,鐘金香委員提出的加快紅樹林保護修復,促進藍碳生態系統建設提案也在其中。
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在提案督辦過程中,與有關職能部門組成聯合調研組,于當年6月至7月赴福建廈門、泉州,廣西北海,我省深圳和湛江等地開展實地調研,了解紅樹林保護修復經驗、紅樹林碳匯研究進展與藍碳交易案例,并就建立紅樹林藍碳通量監測體系,開發藍碳交易提出具體建議,助推我省藍碳基礎研究、省級藍碳標準體系和交易細則建立等工作。
上述小切口提案,對助推“雙碳”目標的順利實現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省自然資源廳在匯報提案辦理情況時表示,我省已相繼啟動了一系列工作舉措,包括將紅樹林保護修復任務完成納入林長制考核,安排1.3億元資金支持萬畝級紅樹林示范區建設工作,編制我省紅樹林保護修復規劃等,推進提案建議落地見效,系統強化我省紅樹林保護修復和藍碳生態系統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