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動態 > 政務專題 > 2023年廣東兩會專題 > 媒體關注

廣東“數字政協”服務逾2萬名政協委員、1.7億實名注冊網民 “掌上”學習不間斷 “云上”協商解民憂

時間 : 2023-01-09 10:23:29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既有初中學生、土家族的大學生,也有來自香港的朋友,每次參加,總是能收到大家熱情的提問。”廣東省政協委員,華南農業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教授、鄉村振興研究院從化分院院長岳學軍說。作為委員會客室的??停龂@青年發展、農業科技創新、美麗新農村建設等話題一一回復網友提出的問題。近年來,依托線上“委員會客室”等履職平臺,省政協先后組織委員600多人次在線與網民互動交流,圍繞熱門話題、熱點領域及時向公眾答疑解惑。

  委員履職日益高效背后,是省政協高位推進廣東“數字政協”平臺建設(以下簡稱“數字政協”)所作出的努力。三年來,“數字政協”陸續建成社情民意、遠程協商、輔助決策等18個業務子系統,初步建立政協大數據中心,形成獨具特色的“數字政協”運作體系。截至目前,平臺設立欄目和應用30余個,運行數據2.4億條,服務用戶覆蓋省政協和68個市、縣政協近2萬名政協委員、1.7億實名注冊網民。

  如今,“數字政協”已經成為全省各級政協組織和政協委員參政議政、民主協商、凝聚共識的常用網絡平臺,是政協委員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重要陣地。其中,網絡議政、遠程協商、委員會客室、網上讀書等欄目逐漸形成品牌,幫助委員提升履職水平、高質量建言資政,為奮力推動廣東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作出貢獻。

  線上線下相融合??

  推動政協履職融入群眾生活

  “能否科普下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塊鏈技術?”“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疫情風險分析等方面發揮了哪些作用?”……

  早上9時,看到屏幕上接連彈出的問題,作為線上“委員會客室”的當值委員,省政協委員、華南師范大學圖書館館長、民進廣東省委會副主委趙淦森結合自身在相關領域的科研工作和專業知識,通過“數字政協”平臺逐一回復,忙碌到22時。

  在長達13個小時的“云上”問答中,趙淦森共回應網民提問30多個,直至結束前10分鐘,仍有網民提問。這已成為線上“委員會客室”自2020年1月上線運營以來的“日?!?。

  2019年,省政協制定實施“數字政協”建設規劃,利用省級政務云、政務網、政務大數據中心及粵省事、粵政易等公共基礎資源,搭建“數字政協”平臺。依托平臺,相繼開設“一委一品”“助力大灣區建設”“粵商·省長面對面”等欄目,探索將政協開展的部分專題協商、對口協商等同步至平臺,線上線下同步進行,推動政協履職活動融入群眾生活。

  隨著如“委員會客室”般方便政協委員與群眾深入互動的“云端”渠道越來越多,“云答疑”成為省政協推動協商議政提質增效、推進互聯網與政協民主協商深度融合的生動縮影。截至目前,參加線上會客的委員累計回復留言超1.2萬人次,幫助協調解決了疫情初期留粵人員“找工難”等一批民生問題。

  “數字政協”為人民群眾表達訴求、提出意見拓展了新的路徑,同時也成為委員收集群眾意見建議、了解民生問題的“傳聲筒”。

  省政協委員,省科協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鄭慶順在一次“會客”中敏銳留意到在粵務工人員復工問題。為此,他積極幫助對接有關部門,推動制定辦理出行證明的相關指引,助力務工人員復工復產。

  既要解決問題,也要傾聽“心聲”。省政協在“粵政協”專區開設“提案線索征集”欄目,將群眾的實際困難上升為政協組織協商議政、民主監督的課題,著力提高深度協商互動、意見充分表達、廣泛凝聚共識水平。

  截至目前,共有逾12萬名網友登錄“粵省事”微信小程序,提交提案線索1985條,經提案委員會初審,將有價值的線索轉交給政協委員,成為委員撰寫提案的有效參考。

  農村土地確權、閑置舊房改造利用、獨生子女父母養老保障……一個個群眾關切的熱點難點問題,被政協委員整理轉化為提案或社情民意信息,部分典型問題被納入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專項民主監督范疇,推動民生福祉不斷得到改善。

  “口袋里的圖書館”??

  終端在手“充電”不間斷

  “互聯網信息內容的治理,需要委員們共同參與,深入基層與社會公眾進行對話,幫助提升公眾對虛假信息識別能力,逐步提高全民科學素養。”省政協委員、臺盟廣東省委會副主委李廣曦說。

  政協委員盡管多為某方面的專家,但在答疑解惑時難以面面俱到,“委員會客室”回答問題的效率和質量,又影響著群眾的滿意度,這時刻考驗著委員們的履職智慧,推動他們不斷增強自身知識素養和履職能力,進一步強化責任擔當。

  堅持建言資政與凝聚共識雙向發力,關鍵在于學習。

  2020年,省政協啟動“政協悅讀”委員讀書活動,在“數字政協”平臺常態化開設“政協悅讀”讀書群,吸納十二屆省政協全體委員和部分市、縣政協委員加入“群聊”。截至目前,已圍繞《百年大變局》《國內大循環》等書目舉辦交流探討活動共24期,10萬余人次在線上發言。

  為進一步拓展委員的學習途徑,“數字政協”平臺聚焦人民政協光榮歷史和理論研究等議題,發布學習文章和視頻1500余次,并將“國是學堂”、常委會專題講座等各類學習活動搬至線上,同時引入省立中山圖書館海量圖書文獻資源,打造委員“口袋里的圖書館”。

  近年來,隨著廣東“數字政府”縱深發展,“數字政協”平臺向市縣政協推廣,逐步形成全省政協系統信息化建設一幅圖一張網,達到信息資源共享共用,越來越多政協委員接觸到這一掌上學習的“利器”。

  省政協委員、省政協提案委員會主任景李虎說,作為一名省政協委員,更應該多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積極投身建設“書香政協”,努力將讀書成果轉化為履職成效,推動省政協提案工作提質增效。

97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