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一帶一區”建設加快推進,發展平衡性協調性不斷增強。加快建設高鐵網、高速公路網、機場群、港口群、內河高等級航道、水資源配置、新基建等現代化基礎設施,全省高鐵運營里程2065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1萬公里,民航機場旅客吞吐能力達1.5億人次,港口集裝箱吞吐量6730萬標箱。珠三角核心區發展能級不斷提升,廣州、深圳輻射帶動作用顯著增強,佛山進入萬億元城市行列,東莞經濟總量接近萬億元。支持沿海經濟帶發展海上風電、核電、綠色石化、海工裝備等產業,引進巴斯夫、埃克森美孚、中海殼牌等百億美元重大項目。北部生態發展區綠色發展優勢凸顯,現代農業、休閑旅游、綠色低碳產業等加快發展。加大對粵東粵西粵北公共資源支持力度,建設5家省實驗室、9家高水平醫院、8所高校,“數字政府”服務能力與珠三角實現同步提升。出臺支持老區蘇區和民族地區發展的政策措施。均衡性轉移支付覆蓋全部86個財力困難縣(市、區),全省縣級人均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年均增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