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動態 > 投資動態

廣東出臺《關于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若干意見》

時間 : 2010-05-21 23:59:02 來源 : 本網
【打印】 【字體:

中共廣東省委 廣東省人民政府

?

關于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若干意見

?

(2010年5月11日)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大戰略部署,深入實施《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 (2008—2020年)》,大力推進“三促進一保持”工作,推動經濟進入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發展軌道,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當好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排頭兵,提出如下意見。

  一、突出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

 ?。ㄒ唬┰鰪娤M對經濟增長拉動作用。完善消費信貸等政策措施,建立住房貨幣補貼動態調整機制,推進公務用車改革,擴大住房、汽車消費。加快培育文化娛樂、信息服務、旅游休閑、體育健身、重大節慶等消費熱點。制訂商業網點規劃,加快建設城鄉互動的現代流通網絡。繼續推進家電、汽車、摩托車下鄉和以舊換新等活動。

 ?。ǘ┡U大國內市場。深入推進“廣貨全國行”。支持企業在國內主要城市建立“廣東商貿城”、“廣東商品直銷中心”等內銷平臺,并加大對中等城市的市場開拓力度。開展“廣東名品進名店”和廣貨網上銷售試點活動。繼續辦好“外博會”。

 ?。ㄈ┘涌斐擎偦l展。統籌做好城鄉空間布局規劃, 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2012年底全省城鎮化率達到67.5%。探索建立城鄉戶口統一登記管理制度,出臺實施農民工積分制入戶城鎮政策。大力推進“三舊”改造,2010年啟動改造面積30萬畝,3年內完成100個城中村改造工程、總投資1000多億元。加大保障性住房特別是廉租房建設力度,2011年底前解決7萬戶低收入困難家庭住房問題。

 ?。ㄋ模┐龠M投資合理穩定增長。深入實施重大項目帶動戰略,以“新十項工程”為抓手,加快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和產業項目。到2012年新增高速公路1500公里、城際軌道交通180公里、鐵路1500公里、電力裝機容量1800萬千瓦、油氣管網1300公里。積極引導資金投向結構調整、自主創新、環境保護、改善民生等重點領域。完善促進民間投資政策,出臺民營企業投資指導目錄,編制民間投資項目計劃。

 ?。ㄎ澹┝Υ偻饨涃Q平穩發展和轉型升級。支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自主營銷和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產品擴大出口。深度開拓美歐日等傳統市場,加大力度開拓東歐、中東、南美、東盟、北非等新興市場。積極推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示范區建設。加快建設廣州、深圳服務外包示范城市,支持佛山、珠海建設成為全國服務外包基地,力爭服務貿易每年增長20%左右。創新招商機制和方式,推進主題招商。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 積極參與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大力培育本土跨國公司。全面實施《粵港合作框架協議》,加快制定粵澳合作框架協議。

  二、突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罅ν七M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編制實施廣東省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總體規劃和推進方案, 出臺現代產業500強指導目錄。大力發展以汽車、裝備、船舶、鋼鐵、石化為重點的先進制造業,著力培育100個先進制造業項目,到2012年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比重提高到46%。優先發展以金融、物流、商務會展、文化創意、科技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為重點的現代服務業,構建2—3個在全國有影響力的現代服務業集聚區,著力培育100個現代服務業項目,到2012年全省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比重提高到58%。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進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完善家電、陶瓷建材、紡織服裝、食品與包裝等一批產業共性技術平臺建設,重點培育100個優勢傳統產業項目。積極發展現代農業,建設一批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加快發展現代畜牧業和現代漁業,重點培育100個現代農業項目。

 ?。ㄆ撸┘涌炫嘤l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制定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建立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標準體系,培育10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近期重點抓好三大產業:一是高端新型電子信息產業。加快推進廣州、深圳高世代液晶平板顯示產業基地和佛山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產業示范基地建設,到2012年形成3500億元產業規模。加強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和下一代互聯網關鍵技術研發,推進物聯網、傳感網技術攻關和產品開發。二是新能源汽車產業。實施廣東省電動汽車發展行動計劃,到2012年形成10萬輛綜合生產能力。積極推進液化天然氣(LNG)汽車等新能源汽車在城市公交等領域的應用。三是半導體照明(LED)產業。重點突破大功率半導體照明芯片制造、封裝技術,開發推廣新一代節能燈具,實施“千里十萬”半導體照明路燈示范推廣工程,到2012年實現1000億元產業規模。同時,培育發展太陽能光伏、核電裝備、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省市聯動,引導扶持各市集中資源培育發展1—2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龍頭項目。

  (八)推進綠色增長。擴大差別電價政策實施范圍,對行業限制類、淘汰類企業實施差別電價,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完善市場準入標準、強制性能效標準和環保標準,實施一批建筑、交通、公共機構以及商貿、酒店節能示范工程,大力推廣節能技術和節能產品。試行重污染行業差別排污費政策。加快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2012年全省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65%以上,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0%以上。大力發展綠色經濟,開展循環經濟試點,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展排污權、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積極做好國家發展低碳經濟試點工作。建立規劃環評與項目環評聯動機制。全面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任務。積極推進南嶺山地森林生態及生物多樣性功能區建設,增加森林碳匯。加快建設珠三角綠道網。

  三、突出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ň牛┥钊胪七M產業和勞動力“雙轉移”。強化珠三角產業轉出地責任,提高珠三角核心區產業準入標準和技術門檻,建設好省級產業轉移園特別是示范園區。健全產業園區合作共建機制,鼓勵采取由園區共建雙方成立園區開發股份公司等方式,共同推進園區開發建設;鼓勵珠三角合作方在園區一定范圍、一定年限內,單獨進行開發建設,并享受相關收益。充分發揮財政扶持政策對“雙轉移”的導向和調節作用,清理取消園區內地方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除國家統一規定征收的稅費外,實行“零收費”政策。加大園區招商引資力度,突出培育主導產業,完善產業鏈。大力推進職業技能培訓,促進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就業。

 ?。ㄊ┘涌熘槿墙洕惑w化和粵東粵西粵北地區跨越式發展。加快出臺省主體功能區規劃。認真實施珠三角基礎設施、產業布局、城鄉規劃、公共服務、環境保護五個一體化規劃,推進“廣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經濟圈建設。繼續以廣佛同城化為示范,以基礎設施一體化為突破口,重點推進珠三角城際軌道、公路、水電油氣管網、信息網絡等一體化建設,確保2013年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核心主骨架網基本建成。加快推進珠三角車輛通行費年票互認。制定實施粵東粵西粵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綱要。爭取粵東四市和梅州市納入海西經濟區發展規劃,湛江、茂名納入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加強粵西與廣西、海南在交通、產業等方面的對接和合作。

  四、突出推進自主創新

 ?。ㄊ唬﹨f調推進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實施建設創新型廣東行動計劃,加快推進重大科技專項和“十大創新工程”建設,抓緊實施18個產業的技術路線圖計劃,制訂創新型企業成長路線圖計劃,培育和扶持自主創新100強企業,建設一批自主知識產權標桿企業。支持廣州、深圳建設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加快建設散裂中子源、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爭取2012年底國家級創新平臺數量達100家。充分發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聯合基金等的作用,建立“國際科技合作創新院”和“粵港科技創新平臺”,推動產業共性和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推動深港創新圈、中新(廣州)知識城等重大創新集群建設。

 ?。ㄊ┥罨〔渴≡寒a學研合作。加強省部產學研創新平臺、示范基地和創新聯盟建設,啟動國家技術創新工程試點省和珠三角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建設。全面開展省院戰略合作,爭取中科院重大創新平臺落戶廣東。積極引導組織本地骨干企業與國內優勢高??蒲性核摵祥_展重大產業技術攻關和創新成果轉化。推進企業科技特派員制度。深化省部知識產權高層次戰略合作,爭取國家知識產權局支持廣東省建設區域專利信息服務中心。

 ?。ㄊ┨嵘l展高新產業園區。用好省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發展引導資金,優先支持園區內符合條件的科技中介機構申報國家級、省級孵化器,推動各類創新資源和高端產業向高新產業園區集聚。鼓勵高新產業園區設立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積極扶持國家級高新產業園區進入非上市股份公司代辦轉讓系統試點。積極支持東莞、肇慶、江門市高新產業園區成為國家級高新產業園區。出臺高新產業園區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

 ?。ㄊ模﹥灮灾鲃撔颅h境。組建重點創新領域專家委員會和重點創新項目工作聯絡組,完善促進企業自主創新政策聯席會議制度,加強對自主創新的協調服務。出臺廣東省自主創新促進條例。引導社會加大自主創新投入,力爭2012年全社會研發投入占生產總值比重達2%。加大金融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啟動科技金融試點市工作,構建科技資本市場服務體系,加快建立廣州、深圳兩地技術產權交易中心。深入實施知識產權、技術標準和名牌帶動戰略。落實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切實解決影響人才引進的突出問題。

  五、突出改善民生

 ?。ㄊ澹┐罅ν七M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認真貫徹實施《廣東省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綱要(2009—2020年)》,加快建立與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相適應的公共財政體系,建立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績效考評機制。

 ?。ㄊ┓€定擴大就業,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實施全民技能提升計劃,幫扶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和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再就業。2010年組織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600萬人次以上,新增就業125萬人。擴大社會保障覆蓋范圍,鞏固和完善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深化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積極推進全民醫保,推動醫保異地轉移接續。加快推進“規劃到戶、責任到人”扶貧開發工作。

 ?。ㄊ撸﹥炏劝l展教育事業。改革高校專業設置,加強產業人才培養。穩步擴大高校招生規模,力爭2012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32%以上。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到2012年毛入學率達到85%。實施百千萬高技能人才培養計劃,省部共建職業能力開發評價示范基地。到2012年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全日制在校生達到200萬人。建立縣域內義務教育資源合理配置機制,以農村為重點加快推進學校標準化建設和辦學條件均等化。

  (十八)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編制實施廣東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建設“珠江兩岸文化創意產業圈”、國家級軟件及動漫產業基地。積極爭取電信網、互聯網和廣播電視網三網融合國家試點。支持文化企業改制上市。繼續辦好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

  (十九)加快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完善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推進農村基層和城市社區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部配備和使用基本藥物,并實現零差價率銷售。推進公立醫院管理體制和補償機制改革。鼓勵社會資源投資辦醫,力爭到2012 年民營醫療機構門診服務量達到總量的15%。

  六、突出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

  (二十)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快政府機構改革,2010年底前全面完成市縣政府機構改革任務。制訂省行政審批事項目錄管理辦法,在省直部門開展優化審批流程試點。加快推進市、縣(區)、鎮電子監察系統三級聯網建設。制定完善富縣強鎮事權改革配套政策措施,推進省直管縣財政體制改革試點工作。

 ?。ǘ唬┥罨聵I單位改革。加快事業單位清理規范工作,推進事業單位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創新,2010年底前完成全省事業單位分類,在人事管理、收入分配、財政投入和機構編制改革等方面取得明顯進展。推進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試點工作。

  (二十二)深化所有制改革。加快國有企業產權多元化改革,支持行業龍頭、優勢企業兼并重組。完善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力爭3年內省屬企業建立規范的董事會制度。拓寬民營經濟準入范圍和領域,支持有條件的民營企業通過聯合重組等方式壯大規模和實力,積極培育廣東省創業板上市后備公司資源,推動中小企業發行集合債券。

 ?。ǘ┥罨斦屯度谫Y體制等改革。完善和規范財政轉移支付制度,擴大專項資金競爭性分配制度改革。制定省政府投資項目管理辦法,實施并聯審批。打造省屬金融控股公司。支持廣州、東莞、佛山南海開展國家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試點工作。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全面推進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試點工作。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ǘ模┥罨瘍r格改革。實施居民用電階梯式電價。加快推行階梯式水價。完善可再生能源發電價格機制。推進大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試點工作。完善污水、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推進路橋、電信收費改革。

  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ǘ澹┩晟萍钚拓斦C制,統籌安排省級財政性專項資金,加大對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支持力度,重點支持現代產業500強項目。

 ?。ǘ笆濉逼陂g,省財政每年新增安排20億元,共100億元,重點支持引導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ǘ撸┦∝斦才女a業轉移獎勵資金25億元,進一步推進產業轉移園區建設。對符合省級產業轉移園區產業發展規劃和集約用地條件的入園工業項目,允許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級相對應工業用地出讓最低標準的70%確定土地出讓底價。

 ?。ǘ耍┲贫ū镜厥着_(套)重大裝備認定辦法,建立使用本地首臺(套)重大裝備風險補償機制。

  (二十九)全面落實自主創新產品政府采購政策,支持民營企業產品和服務納入政府采購范圍,落實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落實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三十)落實現代服務業相關稅收優惠政策。

 ?。ㄈ唬┞鋵嵲鲋刀愞D型改革政策,允許一般納稅人企業抵扣其購進或自制固定資產所含的進項稅款。

 ?。ㄈ┞鋵嵓夹g改造項目進口設備免稅和重大技術裝備進口免稅等政策。

  (三十三)落實支持基礎設施建設稅收政策,對企業從事符合國家規定條件的國家重點扶持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的投資經營所得,自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實行企業所得稅“三免三減半”政策。

  (三十四)對企業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所得,實行企業所得稅“三免三減半”政策;對企業購置環境保護、節能節水等專用設備的投資額,實行稅額抵免的企業所得稅政策。

 ?。ㄈ澹┓蠂耶a業政策要求或屬于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扶持產業的納稅人,納稅確有困難的,可申請減征或免征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

 ?。ㄈ┦〗y籌安排現代產業500強項目建設用地指標。

  (三十七)制定支持加工貿易企業創立內銷品牌、建立國內營銷和物流體系的政策措施,簡化出口企業產品轉內銷辦理生產許可證和強制性認證等準入手續。

 ?。ㄈ耍?010年實現省級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區域鼓勵類服務業用水、用氣、用電與工業基本同價,2011年全面實現商業用電、鼓勵類服務業用電與一般工業同價。

  (三十九)積極支持探索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機制,規范和細化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政策。

 ?。ㄋ氖┕膭罡鞯爻闪⒅行∑髽I融資擔?;鸷驼咝該C構。

  八、加強組織領導,狠抓工作落實

  省政府成立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各有關工作,各地各部門要建立健全相應的協調機制,確保中央和省的決策部署落實到位。省各有關部門要抓緊清理不利于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政策措施和制度規定,并制定完善相關配套政策措施。加強檢查考核,健全反映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統計指標體系,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作為《廣東省市廳級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落實科學發展觀評價指標體系及考核評價辦法(試行)》的重要內容,每年考核一次,考核結果作為評優爭先和干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加強隊伍培訓,用三年時間對各級領導干部以及企業管理人員進行一次全面培訓。組織開展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路徑研究, 探索走出一條有廣東特色的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新路子。廣泛宣傳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先進典型,努力營造有利于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良好氛圍。

97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