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科院昨日(14日)上午在京發布的2009年度《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藍皮書顯示:香港在多個競爭力排行榜均名列榜首,繼續在我國城市整體競爭力榜單上排名首位。
藍皮書對全國294個地級以上城市的綜合增長、經濟規模、經濟效率、發展成本、產業層次、生活質量等指標進行了綜合評定。
中國最具競爭力前十名城市:香港、深圳、上海、北京、臺北、廣州、青島、天津、蘇州、高雄。
綜合增長競爭力前十名城市:鄂爾多斯、河源、清遠(三個城市并列)、鐵嶺、遼源、海拉爾、營口、通化、包頭、巴彥淖爾。
經濟規模競爭力前十名城市:上海、香港、北京、深圳、廣州、天津、臺北、佛山、杭州、東莞。
經濟效率競爭力前十名城市:臺北、香港、高雄、新竹、臺中、澳門、深圳、東莞、東營、臺南。
發展成本競爭力前十名城市:香港、??凇①裰?、鄂爾多斯、基隆、臺北、成都、高雄、三亞、延安。
產業層次競爭力前十名城市:北京、香港、深圳、上海、臺北、新竹、臺中、高雄、澳門、臺南。
生活質量競爭力前十名城市:香港、上海、澳門、深圳、北京、臺北、克拉瑪依、廈門、馬鞍山、新竹。
在目前全球經濟增長速度最快前50名的城市中,我國有40個;在前10名城市,我國占據了8個,它們分別是包頭、呼和浩特、煙臺、東莞、中山、惠州、濰坊、蕪湖。
報告分析認為,從總體來看,中國城市競爭力東南高西北低的格局未變,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和臺灣四大區域分享中國城市競爭力前十名城市;目前我國城市的經濟增長位居全球第一,但我國城市總體處在全球的中下水平,城市之間的競爭力差異巨大,因而,我國建設世界城市的目標任重道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