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動態 > 投資動態

《數字中國建設發展報告(2018年)》顯示:廣東信息化發展水平位居全國前列

時間 : 2019-05-07 10:30:36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5月6日到8日,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行。在6日上午的開幕儀式上,國家網信辦發布《數字中國建設發展報告(2018年)》。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31.3萬億元,占GDP的比重達到34.8%,廣東的信息化發展評價指數排名全國前列。

  近年來,廣東推進“數字政府”改革建設成效顯著。此次峰會上,廣東作為主賓省,在現場設立了數字廣東和廣東省重點企業展區,華為、中興通訊、騰訊等多家廣東企業組團亮相。

  電子政務??

  指尖辦事,525項實現“零跑動”

  能否讓群眾辦事少跑腿乃至不跑腿?這一理想目標正在廣東不斷成為現實。

  2018年5月正式上線的“粵省事”移動民生服務平臺,是廣東“數字政府”首個改革建設成果,也是全國首個集成民生服務的微信小程序。

  截至2019年4月21日,“粵省事”小程序實名用戶超過1000萬,累計上線607項服務以及53種個人類電子證照,其中525項實現“零跑動”,82項“最多跑一次”,累計業務量1.3億筆。每12個廣東人就有一個在用“粵省事”。“粵省事”平臺已成為廣東居民日常生活重要的工具。

  據悉,未來“粵省事”上還會推出越來越多特色專區。比如少數民族、三農等等。同時,還將有地市特色服務入駐,并加大對水、電、煤、天氣、交通等公共服務的集成。

  在走訪活動現場的過程中,記者發現,廣東“數字政府”建設已經逐漸延伸到稅務繳納、不動產登記、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等政府服務的多個方面。

  在“數字廣東”展廳,珠海市橫琴新區稅務局的工作人員陳遠志就向記者展示了V-Tax遠程可視自助辦稅平臺。通過該平臺,納稅人“能問、能查、能看、能聽、能約、能辦”,通過實時音視頻遠程交互,實現納稅人足不出戶就能和稅務人員“面對面”辦理,上線兩年多來,已提供服務8000多人次,其中港澳納稅人約占一半。

  產業互聯網??

  有望為各行業帶來“最大增量”

  在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舉辦前后的5月5日—9日,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也在福州同時舉行。

  除了數字廣東之外,多家廣東企業、單位帶數字化新技術、新產品參加,多個展位前人頭攢動,除了數字經濟專業人士外,還吸引很多福州當地市民關注。

  騰訊旗下AI醫學解決方案“騰訊覓影”,讓觀眾現場體驗眼底疾病篩查AI系統如何輔助醫生進行眼底疾病篩查;深圳航天智慧城市系統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帶來的城市信息資源平臺和衛星綜合應用服務平臺,可以用于構建城市應急信息資源數據庫、企業安全生產監管、城市消防監督、城市自然災害監管等領域;來自深圳的圖貓帶來的影像智能管理平臺,可以大幅提升數字圖片管理和使用效率,實現一鍵收錄歷史圖片、智能管理、新媒體傳播共享……

  走訪這些企業,記者發現,互聯網已經不再是一個單獨的產品形態,而是正加速融入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產業升級的催化劑。

  馬化騰在參加活動時表示,“產業互聯網”正在成為數字產業化與產業數字化的重要載體。信息化是全球新一輪科技與產業革命的最大變量,產業互聯網將扮演“轉換器”的角色,將信息化這個最大的變量轉化為各行各業創新發展的最大增量。

  模式創新??

  政企合作,助力大灣區建設

  今年4月發布的《省級政府和重點城市網上政務服務能力調查評估報告(2019)》顯示,廣東省級政府網上政務服務能力指數首次拔得頭籌?!啊當底终瘎撔路侗尽背蔀閳蟾鎸V東有關工作的評價。

  在這背后,除了產業技術等方面的優勢和努力,還有廣東在“數字政府”建設模式上的勇于創新。

  提供“粵省事”移動民生服務平臺的數字廣東網絡建設有限公司,由騰訊、聯通、電信和移動共同投資,在2017年10月正式成立。該公司目前主要推出“粵省事”移動民生服務平臺、廣東政務服務網、粵省事·協同辦公平臺三大應用。

  如今,“粵省事”在規劃把服務延伸到更多的公共服務領域,比如,提供從出門到回家的全場景式服務,支持400多家客運站聯網購票,清遠還支持醫保個人賬戶余額查詢、定點醫院查詢、醫保參保人員門診選點情況查詢。

  “支撐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我們今年的一項重點工作,將首先從三地投資注冊、快速通關等方面著手促進互聯互通。”數字廣東公司首席執行官王新輝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為了方便粵港澳大灣區居民及企業辦事,廣東政務服務網推出往來港澳備案及簽注服務。廣東政務服務網優化了廣東省內企業、個體工商戶往來港澳商務簽注備案登記,以及人員變更登記的部分,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商務往來。

97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