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30日從省經信委獲悉,“實體經濟十條”2017年8月出臺至今,累計為企業降低用地成本134.39億元。其中,通過支持工業企業盤活土地資源提高利用率,全省累計辦理分割工業物業產權3222宗,分割的建筑面積為178.43萬平方米;辦理分割高標準廠房1517宗,分割的建筑面積為122.77萬平方米。
東莞:試點解決企業用地歷史遺留問題
2017年1月至今,我省積極推動東莞市開展制造業企業用地歷史遺留問題試點解決。
受惠于這一試點,位于東莞的某家電子有限公司成功盤活5宗共250多畝土地。“若非借著‘實體經濟十條’的春風,不可能推進這么快?!痹摴拘姓偙O潘某說。
一家法國大型家電制造企業也受“實體經濟十條”中的彈性供地政策吸引,放棄落戶東南亞,“安家”東莞。“政策直接降低了初始用地成本,我認識的好幾家外企都看到實惠,落戶廣東?!痹撈髽I相關負責人說。
筆者了解到,“實體經濟十條”去年8月發布以來,省國土資源廳開展東莞解決重點制造業企業用地歷史遺留問題工作,主要是指導東莞試點解決重點制造業企業上市融資涉及的土地資產處置問題,解決歷史用地補辦工地手續和登記問題。
東莞試點為解決全省歷史遺留問題探路。目前,東莞已為21家企業落實新增用地指標2168畝;為42家企業3219畝工業用地辦理提高容積率、宗地合并分割等,減負6270萬元;給予716畝工業用地地價優惠3732萬元;為164家企業辦理抵押登記融資108億元;補辦了93畝歷史用地手續,辦理了2.5萬平方米廠房產權分割登記和轉讓。
深圳:處理“小產權房”拓展產業發展空間
近日,深圳福田區多位政協委員為拓寬產業空間“支招”,提出打造“大CBD區”、構建華強北“科技創新軸”、啟動“飛地經濟戰略”等多項建議。
這是深圳加快拓展產業發展空間的縮影。不僅如此,該市還出臺《關于農村城市化歷史遺留產業類和公共配套類違法建筑的處理辦法》(以下簡稱《處理辦法》)。
《處理辦法》明確,對2009年6月2日前產生的農村城市化歷史遺留違法建筑全面實施安全納管,并以此為前提,依法拆除一批、沒收一批、處理確認一批,以拓展產業發展空間,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
一方面,深圳嚴守規劃和土地管理的剛性要求,依法拆除沒收一批歷史違建。另一方面,深圳根據歷史違建用途和當事人不同,設定差別化的罰款和地價標準,對符合規劃、滿足房屋結構、消防和地質安全要求的歷史違建,予以處理確認。
深圳市相關負責人表示,以此方法明晰土地使用權,盤活存量土地資源,有利于促進工業區升級改造和產業轉型發展,破解產業空間不足等制約。
全省:“優惠地價”為企業節省成本56億元
當前,廣東著力控制土地要素成本,重塑我省實體經濟發展優勢,多條政策“干貨”獲企業“點贊”。
“優先保障先進制造業用地需求,有效推動佛山引進優質項目、促進高技術與新資源落地?!睆V東某公司客服部主管鄭某說。
格力集團下屬一家企業負責人則認為,“實體經濟十條”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政策很實用,有利于處在發展上升期的企業低成本改造升級原有廠房和廠區。
各地市也因地制宜,出臺降低用地成本政策。比如珠海首創采用“定地價、競效益指標”或“綜合方案招標”等模式選取競得人,改變單純“價高者得”的競買方式;中山打出一加一減“組合拳”,一面制定工業用地價格優惠政策,一面支持工業用地續期。
據省國土資源廳統計,目前“實體經濟十條”土地扶持政策的落實情況較好。全省137宗地享受了優先發展產業地價優惠政策,節省用地初始取得成本56億元;51宗地享彈性出讓地價優惠政策,節省用地初始取得成本36億元。此外,租賃工業用地1宗,分割工業物業產權2470宗,辦理高標準廠房產權分割業務1405宗。
省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下半年,省經信委將繼續強化“降本簡政”,營造良好環境,進一步摸清土地等企業最為關心的發展需求,抓準企業痛點,研究推出新的降成本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