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暖意十足,多處提到民生,勾勒出共同奔向中國式現代化的美好未來?!薄皥蟾胬锏囊幌盗行虏渴鸫呷藠^進,我們要一錘一錘接著敲,一年一年接力干,向著中國式現代化奮力進發?!?月6日,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認真審議討論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立足新起點、奮進新征程。代表委員一致認為,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推動高質量發展前景光明。大家圍繞報告提到的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等話題,暢談感受、建言獻策,表示面對新目標新挑戰,要以只爭朝夕、奮發進取的精神狀態,干字為先、實字為要,抓住用好機遇,凝聚更大信心,匯聚更大動力,更加積極地履職盡責,奮力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廣東實踐邁出新的堅實步伐。
對新一年各項工作部署
充滿信心
王榮委員說,會上聽取政府工作報告,為中國式現代化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倍感鼓舞,對新一年的各項工作部署充滿信心。過去一年,面對國內外形勢帶來的挑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沉著應變、綜合施策,砥礪奮進、攻堅克難,中國式現代化邁出新的堅實步伐,讓我們更加堅定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決心。新的一年,我們將努力做好推動凝心聚力工作,為將報告所設定的2025年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落實好發揮積極作用。他建議,一是加快推進教育高水平對外開放,大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國際教育示范區建設,推動大灣區與世界級教育接軌,打造“留學中國”品牌,培養國際化行業領軍和優秀技能人才。二是進一步做好凝聚僑心匯聚僑力工作,在完善制度法規、健全引智機制等方面更加做好僑務工作,充分發揮全球華僑華人戰略資源優勢,為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注入“僑動力”。三是深化粵港澳大灣區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在授權協同立法、建立協同工作機制、提升市場一體化水平等方面加大突破力度,將大灣區打造為規則銜接的制度高地。
吳曉暉代表說,報告對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進行了具體部署,凝心聚力、催人奮進。江門推動工業、建筑業、現代農業、商貿文旅業協同發展,打造具有江門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制造業當家,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連續兩年工業投資超千億元,全省第六,建筑業、農業、文旅業增速均居全省前列。下來,江門將一手抓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培育壯大,一手抓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以“鏈式打造”“鏈式改造”重塑江門制造。為貫徹落實“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江門正實施卓越工程師培養和大規模技能培訓計劃,加強“十城百?!闭胁乓呛献鳎龑髽I拿出具有競爭力的薪酬和崗位,積極引進培育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產業人才。
許可慰委員對報告中提到的“人工智能多場景應用”等內容感觸很深。他認為,醫學教育要主動擁抱人工智能:一方面,要努力打造醫學知識庫、專病數據庫動態更新體系,讓AI醫學教育緊跟醫學前沿;另一方面,要為醫學教育建立完善的AI應用倫理規范與準則,避免AI可能引發的隱私泄露、算法偏見等問題。他呼吁,未來要持續加強醫教協同,探索多學科背景醫學人才培養路徑,培養更多的“醫師科學家”。
做大做強特色產業
賦能鄉村全面振興
聚焦報告中提到的鄉村全面振興、保障和改善民生、高水平對外開放等關鍵詞,代表委員暢所欲言、各抒己見。
張春梅代表從事農業工作已有20余年。她所在的梅州市五華縣紅山村曾是一個山多地少的貧困村,通過發展特色產業實現了美麗蝶變。作為一名“產業村長”,未來她將致力于做大做強特色農產品品牌,帶動家鄉產業發展,讓更多五華的“土特產”走出山門,走進廣闊的粵港澳大灣區市場,努力奏響鄉村振興“富民曲”。
報告提出“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給孟麗紅委員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認為,有政策的加碼支持,民營企業能快速收獲政策紅利,進而提振信心?!拔覀儗⒗^續深耕粵港澳大灣區,在教育、醫療、商旅等領域持續發力,以行動深度參與大灣區建設,在擁抱時代機遇中激發企業發展新活力?!彼f。
“報告指出,推進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提升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和考古研究水平,這更加堅定了我們加快申創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決心和信心。”許澤榮代表表示,潮州文化底蘊深厚,非遺項目眾多,但申創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仍面臨一些短板?!跋M麌以谡叩确矫娼o予我們更多傾斜性支持,比如組織專家團隊提供專業指導,助力潮州筑牢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之基,更好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區域性整體保護。”他說。
聶竹青委員表示,報告以詳實的數據和豐富的內容,展現了過去一年來在現代化建設中取得的顯著成就,并對未來一年的目標任務和重點工作進行了清晰明確的部署?!霸诮窈舐穆氈?,我將初心不改、堅定信心,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他說。
“報告提到,深化高校育人模式改革、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等,都讓我印象深刻?!毙芩埼瘑T說,過去一年,他在全國政協委員移動履職平臺參與10余次討論,就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扎實有序推進城市更新改造等議題提出意見建議。今年,他將聚焦“一老一小”民生保障工作,繼續深入社區和鄉村一線走訪調研,讓提案更接地氣、更有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