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對去年人民政協工作的總結清晰全面、實事求是,對今年人民政協工作的部署科學周密、重點突出”“聽了報告后,備受鼓舞、倍增干勁”“我們將認真履職盡責,不斷提升履職成效”……3月4日下午3時,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在北京開幕,全國政協委員現場聆聽了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下稱“報告”)。
團結凝聚力量,奮斗鑄就偉業。委員們紛紛表示,要把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作為工作主線,聚焦中共中央關心和人民群眾關切,著眼事關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性問題,以高質量協商、高水平建言更好服務科學決策、有效施策,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以高水平履職服務高質量發展
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也是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報告以詳實的數據和豐富的內容,展現了過去一年全國政協服務黨和國家中心任務的舉措和成就,并對未來一年的主要任務作出清晰明確的部署。
“全國政協充分發揮專門委員會的基礎性作用,善于調動政協委員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不斷提高政協履職成效。”全國政協委員、深圳市鵬信資產評估土地房地產估價有限公司董事長聶竹青表示,全國政協在民主監督過程中,有力推動民生熱點問題的解決,彰顯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廣泛凝聚共識的獨特優勢,在今后履職中,他將重點關注民生領域的痛點與難點,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報告數據詳實、聚焦精準,很好地反映了委員們的履職成效,還對今年的重點工作進行全面部署,為我們指明發力方向。”全國政協委員、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何杰說,2024年他提交的12個提案均得到相關部門的詳實回復。今年他將重點關注“飛地經濟”的發展進程、加快數據立法、個人破產法立法等過程,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2024年,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陽江市農業科學研究所所長黃顯良提交的關于加強農民技術培訓等提案得到農業農村部和教育部的積極回應。今年,黃顯良繼續深耕“三農”領域,緊扣農業強國、鄉村振興等重大主題,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深入田間地頭開展調研,全力做好履職工作。他說,希望加強農民技能培訓,推廣我省在農業現代化和文旅融合方面的經驗,為鄉村振興貢獻更多好的點子。
以履職為民的行動增進民生福祉
報告指出,要加強人民政協反映社情民意、聯系群眾、服務人民機制建設。委員們紛紛表示,將以實際行動詮釋“人民政協為人民”的使命擔當,深入開展調研,把提案寫到人民群眾的心坎上。
這些年,全國政協委員、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副校長許玲深入基層一線實地調研,為增進民生福祉鼓與呼。今年,她依然將目光投向養老服務領域。“無論采取哪種養老方式,都離不開專業的養老服務人才?!彼诖?,國家有關部門出臺相關政策,鼓勵有條件的院校開設養老護理專業,加大復合型養老護理人才培養力度,對愿意投身養老行業創新創業的年輕人,提供專項補貼、貼息貸款等扶持,并建立榮譽表彰機制,增強職業自豪感,讓更多年輕人愿意來、留得住。
為了提升惡性腫瘤的遠期生存率,全國政協委員、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劉思德希望進一步開展惡性腫瘤的早診篩查工作。他說,早期發現的胃腸癌與癌前病變不僅治愈率高,而且治療費用低廉。但由于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對胃腸癌風險人群進行篩查的費用高,導致我國胃腸癌早診率難以提高。他期待進一步提升醫保資金中用于疾病預防與篩查早診比例,將惡性腫瘤篩查早診的適宜技術盡早納入醫保。
全國政協委員、深圳市政協副主席吳以環特別關注的是虛擬電話號碼整治難題。吳以環表示,虛擬號隱匿性強、便捷度高的特點使其容易成為滋生騷擾電話或電信詐騙的“溫床”,不僅干擾群眾的正常生產生活,而且對通信安全和社會安全產生潛在威脅。她希望,通過多部門協同治理加強整治力度,共同營造一個更加和諧的通信環境。
凝聚共識譜好“團結曲”
報告提出,發揮統一戰線組織功能,畫好最大同心圓,這給許多委員留下了深刻印象。
“報告在總結過去一年工作時,專門提到促進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海內外同胞關系和諧,令我很受啟發。”全國政協常委、民革廣東省委會主委程萍說,在今后工作中,她將繼續堅持為國履職、為民盡責,在履職中最大程度凝聚共識力量,不負時代使命,無愧委員擔當,努力踐行以協商增共識、謀對策、促團結。
全國政協委員、臺盟廣東省委員會專職副主委高潔表示,要不斷提升思想政治水平和履職盡責能力,積極建言獻策,通過親情鄉情密切聯系界別群眾,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跋Ml揮粵港澳大灣區優勢作用,加強粵港澳臺四地青少年融合交流,持續增強港澳臺青少年的國家認同感和文化自信,凝聚起同心共圓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文化是對外宣傳的重要載體,文化自信是講好中國故事的根基?!比珖f委員、廣東粵劇院院長曾小敏在認真聆聽了報告后感慨頗深,表示要以戲曲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抓手,推動傳統文化的推陳出新,持續提升中華文化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一方面,曾小敏期待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統融入中高等教育體系,讓傳統文化在年輕一代中扎根;另一方面,她希望建立戲曲人工智能創研中心,推動人工智能在戲曲創作中的深度應用,包括劇本創作、音樂編排和表演形式創新等,同時加強數據資源建設與共享、培養戲曲智能應用復合型人才,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