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至24日,副省長許瑞生率省政府辦公廳、省自然資源廳、省文化和旅游廳負責同志赴清遠、云浮市調研自然資源和文化旅游工作。
在清遠英德市,許瑞生一行先后實地察看了吳光亮故居、西京古道波羅段等古驛道、青塘遺址、魚咀村、石門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并向長期在野外作業的考古人員和護林員等一線工作人員致以新春慰問。許瑞生指出,保護利用吳光亮故居對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促進兩岸交流具有重要意義,要盡快按程序列入文物保護單位,加快修繕,完善陳列,宣傳、文旅部門要加強指導把關;青塘遺址要提早策劃面向公眾的考古遺址公園,綜合發揮文物保護、科普教育和旅游作用;古驛道活化利用要尊重本體的原真性,做好標識系統、排水防護和必要游覽服務設施建設,線路要注重可讀性,發揮對歷史文化遺存的串聯作用;引進企業開發農村文旅項目要將歷史建筑的保護利用放在首位,加強培訓和監管,不能搞大拆大建。
在云浮市,許瑞生一行先后到云城區腰古鎮水東村古建筑群、云安區六都鎮南鄉村龍崖陳公祠調研,并檢查了開發補充水田項目建設情況。許瑞生指出,水東村歷史建筑數量多,保存較好,要結合當地水資源的整治做好古村落的整體保護和活化利用,同時今年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在水東村增加一站賽事,促進當地鎮村發展;要在促進中韓文化交流的高度進一步講好明朝抗倭名將陳璘的故事,并把龍崖陳公祠打造成廣東海防文化旅游路線上的一顆燦爛明珠;積極推進開發補充水田項目建設,做好后期管護,因地制宜建設農耕文化公園;進一步挖掘西江水道的歷史和文化底蘊,水陸結合串聯旅游景點,促進文旅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