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動態 > 地市動態

《東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獲國務院批復

時間 : 2025-01-23 10:50:04 來源 : 廣州日報
【打印】 【字體:

  東莞市自然資源局22日通報,東莞市首部“多規合一”規劃《東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獲國務院批復。

  筑牢安全發展的空間基礎

  批復稱,原則同意自然資源部審查通過的《東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同時,要求東莞筑牢安全發展的空間基礎。到2035年,東莞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0.11萬畝,其中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于10.00萬畝;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不低于361.08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不低于26.74平方千米;城鎮開發邊界面積控制在1433.37平方千米以內;單位國內生產總值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不少于40%;大陸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于上級下達任務,其中2025年不低于4%;用水總量不超過上級下達指標,其中2025年不超過21.34億立方米;除國家重大項目外,全面禁止圍填海;嚴格無居民海島管理。明確自然災害風險重點防控區域,劃定洪澇、地震等風險控制線以及綠地系統線、水體保護線、歷史文化保護線和基礎設施建設控制線,落實戰略性礦產資源等安全保障空間。

  建設安全便捷、綠色低碳的城市綜合交通體系

  批復還要求東莞增強城市綜合實力,積極共建粵港澳大灣區,聯動深圳、惠州共建深圳都市圈,主動融入廣州都市圈,促進形成主體功能明顯、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同時,加快構建區域協調、城鄉融合的城鎮體系,提升中心城區和片區中心服務能級,深化松山湖、濱海灣等片區與深圳融合發展,推動水鄉新城與廣州東部地區協同聯動。筑牢南部山地生態屏障,協同推進珠江流域生態保護修復,整體提升東江、獅子洋等河口濕地生態系統的質量和穩定性,系統保護和集約利用海域、海島、海岸線資源。保障現代都市農業空間需求,優化農業空間布局。

  完善城市功能結構和空間布局,協調產業布局、綜合交通、設施配置和土地使用,優先保障電子信息等先進制造業和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的空間需求,為推動存量產業用地提質增效、優化布局提供土地政策保障。加強粵港澳大灣區港口群協調聯動,完善多向聯通、多式聯運的對外對內通道,建設安全便捷、綠色低碳的城市綜合交通體系。統籌水利、能源、環境、通信、國防等基礎設施空間,積極穩步推進“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優化防災減災救災設施區域布局,提高國土空間安全韌性。統籌安排城鄉公共服務設施布局,完善城鄉生活圈,促進職住平衡;系統布局藍綠開放空間,營造更加宜業宜居宜樂宜游的人民城市。

97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