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第二十六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簡稱“高交會”)在深圳開幕,來自全球10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約5000家知名企業與國際組織參展參會,其中包括世界500強企業及央企180余家,上市公司1000余家,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2000余家。
作為“中國科技第一展”,高交會是企業展示科技成果、產品和技術交易、資金對接的重要平臺,既是高新技術的“賽馬場”,也是科技成果的“交易場”。各式各樣的人形機器人靈巧地與觀眾握手、調制飲品,各種新技術、新產品、新成果近在眼前,讓人仿佛置身未來世界。
本屆高交會首次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寶安)舉辦,以“科技引領發展 產業融合聚變”為主題,共設置17個行業22個專業展,創高交會“專題專展專業化”細分歷史之最。其中,國之重器重大裝備、科技巨頭產業鏈、專精特新及新質生產力、創新創業與金融服務、產教融合5個展區為首次設立。
“今天是我們團隊開發的‘明犀AI’第一天上線,特地選擇了高交會開幕這個日子,希望有更多個人和企業用戶來體驗。”在國之重器重大裝備展區,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數字所研究員董超介紹,不管是模糊的、有噪點的照片,還是多年前的老照片,“明犀AI”都能“一鍵變高清”。
在產教融合展區,深圳市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院展位聚集了多家企業的人形機器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普渡機器人首次在線下展示了前不久發布的首款類人形機器人PUDU D7,計劃明年實現商業化落地;成立僅3年的帕西尼感知科技展示了擁有四指仿生靈巧手的多維觸覺人形機器人,可應用于工業制造、倉儲物流、醫療康養等多種場景。
不遠處,騰訊Robotic X實驗室展示的雙臂花式調酒場景機器人,配有自研高性能三指手,靈巧程度媲美人手,可以花式調酒,完成旋轉、搖晃、拋接等復雜動作,引來不少觀眾圍觀。
形似太空登陸艙的新能源飛行器、可修復血管的活體“膠水”、擁有1100多個觸覺感知單元的仿人五指靈巧手、有望應用于神經系統和精神疾病治療的腦機接口個體化無創精準深腦神經調控平臺……高交會上,既有參展商展示“風口”,也有采購商、投融資機構尋找“風口”。
本屆高交會吸引海內外3000余家知名投融資機構關注,為科創企業與投融資機構搭建了橋梁,現場還將舉辦國家重大成果發布、全球采購商對接大會、國際投融資對接會等160余場會議活動;來自全球上百個國家和地區的相關政府部門、央國企、商協會組織、科研院所與高校、跨國公司及相關行業重點企業等3萬余家機構及組織組團參觀采購,專業采購團數量達1000余個,讓參展商在深圳見到全世界的采購商,讓全世界參展企業看到中國的新質生產力方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