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動態 > 地市動態

全力推進先行示范區建設5年來 深圳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勇當尖兵

時間 : 2024-08-19 10:14:13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走進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一個個科創園區、一幢幢科創高樓如雨后春筍般拔節生長,160多個高端科創項目在此加速落地。

  日新月異的河套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提供堅實支撐,也成為深圳奮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生動注腳。

  5年前的8月18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正式公布,深圳迎來新的重大歷史機遇和光榮使命。

  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深圳始終堅持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最大的政治,把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全力推進先行示范區建設。

  5年來,深圳全面縱深推進先行示范區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從經濟總量站上3.46萬億元,到在全球招商大會釋放強大“磁吸力”;從“20+8”產業集群橫空出世,到集中連片區域開發建設“改天換地”;從扎實落實“百千萬工程”部署,到推動深港澳更緊密務實合作,讓大灣區核心引擎持續轟鳴……踏上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深圳以高質量發展的實績向世界傳遞中國式現代化的光明前景和美好未來。

  創新要素持續奔涌??

  現代化產業體系競爭力增強

  巴黎奧運會開幕式上,一場生動的無人機與煙花表演閃耀在凡爾賽宮上空,為這座浪漫之都披上了科技的光芒。這場視覺盛宴的“幕后英雄”,正是來自深圳龍崗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高巨創新。

  “深圳智造”閃耀全球,是深圳現代化產業體系競爭力不斷增強的一個縮影。過去5年,深圳加快建設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把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培育未來產業作為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塑造了以新能源汽車、新興儲能、低空經濟等為代表的一系列產業發展“新引擎”,高質量發展躍上新臺階。

  開啟先行示范區建設新征程以來,深圳經濟發展保持強勁勢頭,不僅成為國內第三個GDP越過3萬億元大關的城市,更在高位上持續邁進,在全球城市排名第10位。

  2019—2023年,深圳GDP年均增長5.1%,位于一線城市之首。全市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也由2019年的7355.6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近萬億元(9921.7億元),年均增長達到7.8%。

  在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方面,深圳2023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達1.45萬億元、占GDP比重由2019年的37.7%提升至41.9%,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標?,F代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提升至76.3%,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連續多年居全國城市首位。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深圳醫學科學院建設取得新進展;光明科學城、西麗湖國際科教城、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等建設提速;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達5.81%……5年來,深圳持續推進科技自立自強,創新動能更加強勁。

  深圳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來自創新。在深圳,創新有“6個90%”的說法:即90%以上的研發機構、研發人員、研發資金等都在企業,90%以上的職務發明專利和重大科技項目發明專利等都出自企業。作為科技創新的主體,深圳企業研發投入占全社會研發投入的比重達到94.9%。目前,深圳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742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超2.47萬家。

  深圳的高質量發展吸引外資紛至沓來。今年以來,蘋果、特斯拉、英國DMG會展、日本松下、瑞士德科等跨國企業的高管頻繁現身深圳進行項目洽談、投資簽約,彰顯了全球投資者堅定看好深圳、投資深圳的信心。數據顯示,上半年,深圳全市新設外商投資企業3683家,占全國比重達到13.7%。

  改革紅利持續釋放??

  87條“深圳經驗”走向全國

  近日,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上線運行自主研發的人工智能輔助審判系統,標志著全國首個司法審判垂直領域大模型正式啟用。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在改革開放中不斷推進的,也必將在改革開放中開辟廣闊前景。一直以來,深圳緊跟時代步伐,順應實踐發展,以改革推動各項工作開創新局面。

  2020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宣布,支持深圳實施綜合改革試點,以清單批量授權方式賦予深圳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更多自主權。

  深圳堅定扛起主體責任,舉全市之力推進試點任務落地落實,推動國務院批復同意在深圳市暫時調整實施4部法規5個條款,首批40條授權事項全面落地實施。近3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已3次發文向全國推廣深圳改革創新舉措達87條。

  從率先推動個人破產制度“破冰”并穩步前行,到出臺并持續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改革;從深圳證券交易所全面實施注冊制改革,到試行二三產業混合用地;從探索“工業上樓”,到集中連片區域開發建設……過去5年,深圳一批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注重改革實效,不斷激發起深圳的高質量發展動力和活力,讓發展紅利持續釋放。截至目前,深圳商事主體超過420萬戶,已連續4年獲評全國工商聯營商環境最佳口碑城市。

  民生福祉持續增進??

  加速打造民生幸福標桿

  8月的鵬城,湛藍的天空、低垂的白云、絢爛的晚霞,以及不時出來“鬧騰”的彩虹與高樓大廈交相輝映……人們在“好city啊”之嘆中見證美不勝收的深圳。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一直以來,深圳朝著民生幸福標桿的方向,努力實現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厚得、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弱有眾扶,市民滿意度獲得感不斷攀升。

  數據顯示,2019—2023年,深圳聯合相關部門完成新增基礎教育學位68.4萬個、病床位1.86萬張,建設籌集保障性住房60.65萬套(間)。

  一座城市里,藏著1260個公園,這是深圳人的生態福利。在深圳,每15分鐘就能走到一個社區公園。如果按1天逛1個公園的節奏,走遍深圳所有公園,要花近3年半時間……作為先行示范區的深圳,在打造良好生態環境上一直走在前列,正加速奔赴“可持續發展先鋒”。

  近年來,深圳堅持源頭防治、綜合施策,深入推進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藍天白云”成為常態,讓市民群眾有了實實在在看得見、感受到的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監測數據顯示,2023年,深圳自有監測以來首次出現全年“零”灰霾。今年1—6月,深圳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名第四,環境空氣質量穩居全國超大城市第一。

  構建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現代文化產業體系,是深圳先行示范區建設的重要內容。

  過去5年,深圳公共文化服務效能不斷提高,文化產業發展生機勃勃,文明創建蔚然成風,以《詠春》為代表的文藝精品佳作不斷“破圈”。在剛剛結束的巴黎奧運會上,以花游姐妹花王柳懿、王芊懿為代表的深圳健兒既顯“深”手,又見金牌,更展精神,在奧運會賽場展現蓬勃向上的深圳力量。

  在浩渺的時間長河中,5年轉瞬即逝,但總有一些生動實踐,將宏圖照進現實,刻錄下新征程的步履。

  從2019到2024年,5年高質量、高水平的發展積累,讓深圳這座年輕的城市實現跨越式發展,更顯生機勃勃,其獨特的魅力、動力、活力、創新力也向世界展示出我國改革開放的磅礴偉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光明前景。

  過去,透過深圳這扇窗口,人們領略著中國改革的萬般風景。

  如今,透過深圳這扇窗口,世界看到中國式現代化的美好未來。

97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