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至24日,以“河源恐龍·龍耀東江”為主題的2023河源恐龍學術研討會召開。來自全國各地逾百名專家學者來到“中華恐龍之鄉”河源,共同探討我國恐龍等古生物研究領域的新發現、新成果、新應用。
研討會上,河源特聘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巴西科學院通訊院士汪筱林,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研究員王強等11名專家學者組成河源恐龍研究所、河源市古生物研究與保護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作為華南地區首個恐龍研究學術委員會,該學術組織將加強研究,提高整體科研水平;定期匯編研究成果,組織學術會議,探討國內外恐龍研究的學術進展,研究解決恐龍地質遺跡保護工作中的重大問題,以更好地保護好、研究好、利用好河源的古生物。
會上,15名專家學者圍繞“哈密翼龍動物群的研究進展與化石保護現狀”“廣東河源恐龍蛋化石群”“黃氏河源龍腕部形態及其功能分析”等主題作學術報告。與會專家不僅分享古生物研究領域新成果,而且就河源恐龍蛋、骨骼、足跡和菊石等古生物的研究,以及恐龍科普、文創、產業、場館建設等提出寶貴意見。
據悉,河源接下來將依據《河源恐龍地質遺址公園保護開發專項規劃》,加快推進地質遺址公園項目建設,爭取引進高端旅游投資企業,共同打造由河源恐龍遺址公園游覽區、恐龍主題娛樂體驗區、綜合商業配套和康養中心構成的世界級大型恐龍文化產業園,推動形成集科研、文創、文旅、研學于一體的河源恐龍大IP品牌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