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北京大學“思想政治實踐課教育基地”正式落戶茂名高州市根子鎮“柏橋講堂”。這次與北大的“雙向奔赴”,是“柏橋講堂”持續優化升級的又一個突破。
一個開設在柏橋村里的講堂,因何與北大聯學共建?實際上,開設“柏橋講堂”是茂名結合柏橋村鄉村振興實踐作出的創新舉措。
今年4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茂名高州市根子鎮柏橋村視察。為進一步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5月23日,茂名開設“柏橋講堂”,以總書記在柏橋村視察調研點為主線,將講堂打造成為思想教育的陣地、傳播知識的課堂、宣傳茂名的窗口,廣泛凝聚起推進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的強大精神力量。
講堂開設兩個多月來,已有120多個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員班次、累計40萬多人次前來參觀學習。村集體經濟怎么搞活?黨組織怎么增強活力?一個個鄉村振興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在“柏橋講堂”你一言我一語的分享中,逐漸找到“金鑰匙”。
怎么講?
在田間地頭互動教學
時間回到5月23日。當天,隨著“柏橋講堂”的揭牌,一場圍繞鄉村振興談思路、謀對策的思想碰撞,在茂名上下全面展開。
作為第一堂課的主講人,茂名市委黨校教育長張藍青以《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實現共同富?!窞轭},給學員們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理論宣講課——走進重要節點現場,開展互動教學。
“區別于普通的思政講堂,我們會為每個團隊的學員度身定制相關課程,把理論講授和現場教學結合起來?!睆埶{青介紹,“柏橋講堂”是一個集理論宣講、現場體驗、互動交流于一體的思政講堂,荔枝種植園、柏橋農創園、柏橋實踐館、鄉村振興示范帶、中國荔枝博覽館、國家荔枝種質資源圃……這些荔枝樹下、種植園里、生產線旁的陣地,都可以是“柏橋講堂”的教學現場。
此后的兩個多月中,“柏橋講堂”的課程設置不斷完善,并建立了由黨校師資、高校專家教授、政務講解員、鎮村干部、致富帶頭人等共同構成的師資庫。其中,專家學者負責講解黨和國家、省市的相關政策理論,鎮村干部分享基層工作的舉措經驗,黨員群眾講述身邊的變化故事。
“我們仍在不斷總結經驗,動態調整課程的設置。”張藍青說,“柏橋講堂”目前共搭建了理論課程、“鄉村振興的柏橋實踐”現場教學課程和“百千萬工程”特色課程三大課程類別,涵蓋了數字科技賦能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等多個領域。
截至目前,“柏橋講堂”已接待超過120個班次學員的到訪參觀,成為展現茂名產業振興生動實踐的窗口和探索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平臺。
怎么學?
從交流互鑒中尋找“良方”
這幾天,茂名信宜市東鎮街道禮垌村黨總支書記黃云燕,忙著與電白區嶺門鎮的40多名鎮村干部走村進田,分享自己通過香薯種植,將村集體收入從不到萬元提高到30萬元的經驗。
這些鎮村干部是從“柏橋講堂·千名村書記話振興”活動上認識黃云燕,來取“致富經”的。“我們上次聽了‘香薯書記’的分享,這回專程來學習,也把村集體經濟搞起來!”
在茂名1628名村黨組織書記中,相比上屆,雖然學歷明顯提高、年齡明顯下降,但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還占33%,新任的占63%。如何幫基層“領頭雁”充電賦能,助他們找到鄉村全面振興的方法路徑?“柏橋講堂”不斷創新形式,讓各地黨員干部群眾面對面自由分享交流經驗,談思路、出點子、提建議。
6月13日,“柏橋講堂·千名村書記話振興”活動拉開帷幕,360名來自全市各地的村黨組織書記代表參加了首期學習活動?!皠e人村的‘土特產’搞得火熱,我們的為什么總差點火候?”“別人村的風貌整體協調好看,我們的管理服務應該怎么改進?”村黨組織書記揣著問題而來,一起交流互鑒、尋求解法。
隨著夜幕降臨,柏橋農創園廣場上也熱鬧起來。荔枝樹下,50多把小木椅圍成半圈,這是“柏橋講堂”的又一新形式——“柏橋夜話”。
“我們的黃皮果馬上要上市了,怎么保鮮、賣得更遠,一直是個大難題……”化州市新安鎮新塘村黨支部書記彭子玲率先問“良方”。
高州市根子柏橋荔枝龍眼專業合作社社長何達為接過話茬,“農戶遇到問題就找產業鏈黨委,能快速反應解決農戶問題。”在輕松的氛圍中,大家暢所欲言、尋經問道,直至夜深散場,仍意猶未盡,一邊走一邊談。
“不同活動形式,都承載著同一個目的——研究學習推動鄉村振興的方式方法?!薄鞍貥蛑v堂”中青二班班主任梁玉凡說,這些設計與學員工作生活緊密結合,大家學習參與的熱情持續高漲。
怎么干?
奮起直追共謀“致富經”
“我們村充分利用新興媒體,組織開展‘直播帶貨’,進一步打開了農產品線上交易市場?!?/p>
“我們村用好‘田頭智慧小站’冷鏈運輸車,把剛采摘的瓜果蔬菜迅速降到休眠溫度,生鮮保鮮時間能超過10天?!?/p>
……
為學之實,固在踐履。如何把“柏橋講堂”里的學習成果化為真抓實干?兩個多月來,通過在“柏橋講堂”分批參加學習、互相分享經驗,村干部們一下子看到了彼此發展差距,激起了奮起直追的緊迫感。
“‘柏橋講堂’開設后,大家比學趕超的‘精氣神’進一步提振起來?!备咧菔蟹纸珂們α即妩h建指導員梁環發現,參加完學習活動,基層黨組織“當家人”們的責任意識更強,迎頭趕上的動力更足了。
“村干部們都鉚足勁當好‘領頭雁’,拿農產品品牌打造來說,如今每個村干部都是‘王牌講解員’,講起自己村的農產品頭頭是道。”梁環說。
“柏橋講堂”還帶來了產業發展的“致富經”?!耙粋€先進村,就是一本優秀教科書,很多發展經驗是可復制的?!比绾瓮苿右欢a業融合,是電白區沙瑯鎮尚塘村黨組織書記黃俊杰最關心的問題,聽了先進村經驗,他找到振興“靈感”,產業發展路徑更加清晰?!拔覀兇屦B龜產業基礎殷實,可以引進龜苓膏生產線、龜鮮冷鏈生產線,建綜合餐飲場所,充分延長產業鏈?!?/p>
“柏橋講堂”還成了村民們鏈接資源的“快車道”。在“柏橋夜話”上做分享的柏橋農創園園長林常珍,提到今年果樹換種還沒找到優質種苗,需求被擴散后,不久,幾個村帶著優質種苗資源來對接;何達為面臨荔枝酒的研發難題,“柏橋講堂”請來授課的專家,精準指出他的技術痛點,幫助提升荔枝附加值……
8月,正值龍眼成熟時,柏橋村的甜蜜故事仍在繼續。以“柏橋講堂”為窗口,茂名持續完善“看、聽、品、走、問”融合的學習活動,收獲滿滿、干勁十足的鎮村干部們,帶著新見識、新思路、新打算,奔赴各自的工作崗位,邁向廣袤的鄉村振興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