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申辦到審批不到一個禮拜就搞定了,真的很方便?!睆V東潮行通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春權回憶起去年注冊企業時的情景,仍然連連點贊。
經濟發展經驗和城市治理實踐表明,法治已成為衡量一個地區營商環境好壞的關鍵指標。陳春權的經歷正是潮州法治便企的映射,加快推動涉企制度建設和涉企政策審查,深入開展減證便民行動,加大重點領域行政執法監督力度,創新涉企公共法律服務模式和供給……在潮州,一項項落地的助企紓困法治服務保障措施,讓更多企業“急難愁盼”問題有了依法解決的新路子。
柔性執法
回應涉企法治“新期待”
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角,好項目、好企業來之不易,不僅要引得進,還要留得住、發展好。聚焦企業發展遇到的“卡脖子”問題,潮州千方百計抓保障、強化各類要素支撐。
減證便民就是其中一項便企舉措。在取消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證明事項的同時,對6016項無紙質證明事項進行合法性審查,以數據查詢、部門核驗等方式取代表紙質證明,讓“群眾跑”變成“部門跑”“數據跑”,群眾企業辦事創業便利性得到有效提升。
對此,陳春權很有感觸。他說,注冊新經濟組織的企業,基本上不需要企業方開具很多證明,都是承辦部門從各單位大數據抓取互通一門通辦。在審查方面也能及時溝通,能辦的都能及時回應辦理,不能辦理的也能一次性告知企業并給予專業指導破解難題,提供保姆式政務服務,“為企業減負和為企業跑腿都落實得很到位?!?/p>
今年上半年,潮州市場監管執法人員在對潮州某食品廠進行現場檢查時,發現該食品廠進貨食品原輔料臺賬記錄、索票索證不規范等問題。為最大限度減少對市場主體生產經營活動的影響,執法人員依據《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標準》對該食品廠作出責令改正決定,并給予警告,該食品廠在整改期限內完成整改工作。
這是對潮州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執法,實行減免責清單制度,開展柔性執法方式的直觀反映。什么是包容審慎監管執法?即對于企業輕微違法堅持依法監管、處罰法定、公正公開等原則,運用說服教育、勸導示范、警示約談等非強制性措施要求整改。而對嚴重損害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違法行為,則堅決依法嚴肅處理?!皩τ诤戏ê弦幤髽I更包容,對違法違規企業更嚴厲?!背敝菔兴痉ň窒嚓P負責人說?!耙咔橹缕髽I生存壓力增大,柔性執法可以讓企業喘口氣?!?/p>
涉企柔性執法還體現在行政執法監督力度的強化上。今年國慶黃金周前后,潮州市人民政府行政執法督察辦公室對于食品安全領域等內容開展專項監督檢查。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市督察組伴隨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深入執法一線,實地查看食品加工現場、食材選購存儲和進貨單據,檢查企業商戶落實掃碼測溫、工作人員和配送人員健康檢測、場地消殺等防疫管理執行情況。
這是潮州市在全省首創的“伴隨式”執法模式,更嚴格的監督讓執法過程被充分帶到陽光下。在此次執法過程中還首次探索引入“包容審慎監管+公證”模式,由公證員全程參與執法檢查活動,重點關注食品制作現場檢查和食材溯源流程證據保全。
“企業少跑彎路,更加能感受到法治化營商環境紅利?!苯陙?,潮州在全面規范涉企執法行為、提高執法案件質量和做好涉企行政復議工作等方面集中發力,讓涉企行政執法有“尺度”、有“力度”,更有“溫度”,進一步發揮行政執法在維護企業合法權益、促進企業公平競爭、服務企業健康發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強化服務
提升企業法治“供給力”
公證書作為國際、港澳臺互通互認具有證明效力的法律文書,能夠有效幫助企業防范日常運營風險,為合作雙方保駕護航。
“我們公司法人只能在潮州逗留一兩天,這期間能辦妥相應的公證手續嗎?”在潮州市韓江公證處,中科分子生物(廣東)股份有限公司辦事員謝燕鈿急得滿頭大汗。原來,該企業子公司在澳門投資設立了一家企業,需要對申請注冊澳門商標、無償使用其公司持有的7個商標進行公證。對該商標授權事項,公司股東會決議已通過,卻因快遞受疫情影響無法及時提供,故而向韓江公證處求助。
了解到該公司需求后,韓江公證處公證員薛雪洪通過“容缺受理”,為該公司開通“綠色通道”。協助申請人審核、修改《同意書》的內容,完成相關資料的審核,及時出具公證書,最終該公司上述商標已在澳門注冊成功?!罢娴暮芨咝?,幫了我們大忙?!笔潞笾x燕鈿由衷點贊。
潮州龍之源石膏制品有限公司也遇到一件麻煩事?!坝锌蛻粝蛭覀兿聠瘟艘慌?,付了20%的訂金。但是在跟我們業務員微信聊天的時候,將訂金說成定金,定金是適用雙倍罰責的,如果萬一不能與對方達成及時交貨很容易出現運營風險?!痹摴靖笨偨浝韽垹N介紹,“因為平時有法律顧問的提醒,我們業務員也非常警醒,于是咨詢了律師,在律師提醒下糾正了對方的說法,讓合同后續簽訂得以順利進行?!?/p>
張燦的做法正是潮州企業法治意識提升、運營更加合理合規的映射。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推進、律師進入企業“把脈問診”、加大涉企法律援助力度、開展涉企普法宣傳活動……更優質的企業法律服務供給,為潮州企業發展帶來了更多法律“新鮮血液”。
湘橋區涉外企業較多,這類企業最大問題便是訂單和用工。針對企業“用工難”問題,湘橋區整合利用社會各方資源和力量,探索出“企業+安幫”新模式。通過與企業共建基地,為社區矯正對象提供就業創業、技能教育等培訓,進一步拓寬特殊人群創業就業的渠道,同時也為企業輸送合適的從業人員,從而解決企業招工難問題,助推企業安全有序復工復產,實現用工問題和就業問題雙向解決的“雙贏”效果。
完善機制
織密企業法治“制度網”
改變正在發生,制度供給也需穩步跟進。
在潮州,許多出臺或修訂的法規,直接指向近年來營商環境建設中涌現的新事物、新問題。生態環境、潮州菜產業發展、城市建設、文化保護等關系企業發展和企業權益保護的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相繼起草出臺,更大力度支持市場主體發展提供制度保障,進一步推動營商環境立法趨向體系化、制度化。
隨著預制菜的大火,近兩年來潮州菜的轉型發展迎來了黃金契機,而搶抓預制菜新藍海機遇、發展潮州菜中央廚房預制菜產業,正是其中重要一環。今年8月,經過多方合力起草的《潮州市潮州菜傳承與產業促進條例》被列為地方性法規審議項目。目前共有28項條例,對潮州菜的品牌建設、老字號和領軍企業培育扶持等方面進行規定,緊密結合地方特色,著眼促進產業發展。
除此之外,起草《潮州市古茶樹保護條例》《潮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法規草案,出臺《潮州市人民政府擬定地方性法規草案和制定政府規章程序規定》《潮州市古城區消防安全管理辦法》2部規章,將《潮州市古城區歷史建筑管理辦法》《潮州市民宿客棧管理辦法》《潮州市農貿市場管理辦法》列為2022年制定規章計劃項目。在法律法規上的頻繁動作,終歸是為了一件事——強化建章立制,為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提供立法和制度支撐。
注重立法問需于企,潮州目前共設立16個基層立法聯系點,其中就有潮州市陶瓷行業協會、潮州市食品行業協會等5個行業協會。同時,在立法、行政規范性文件、重大行政決策等審查程序上,運用提前介入的工作機制,理順行政規范性文件、政策等出臺前程序,強化公平競爭審查。并專門開設涉企政策合法性審查快速通道,凡涉企政策函件第一時間登記,第一時間確定承辦人員,第一時間進行審查,對于需要補充的材料一次性告知,最大幅度提升政策文件審查效率。
數說
●全面清理潮州市自行設定證明事項19項,取消率達100%
●開展重點領域行政執法案卷評查活動,兩年來共評查市場監管、市生態環境局、市自然資源局等15個部門涉企執法重點領域行政執法案卷近600件
●“百所聯百會”機制中,結對律所走訪企業63家,收集排查企業法律風險服務需求280個,為21家企業開展“法治體檢”,舉辦“法律進企業”系列活動35場,惠及職工超2500人
●企業法律服務團共幫助企業化解各類法律風險、解決問題近25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