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廣州市政府網站發布《廣清一體化“十四五”發展規劃》(簡稱《規劃》)。根據《規劃》,到2025年,廣清一體化將基本實現全方位高質量發展,一體化發展的體制機制全面建立,清遠市南部地區到大灣區核心以及廣州中心城區實現30分鐘內聯通,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工業增加值達到百億規模,優質的營商環境成為廣清一體化發展的核心軟實力。
在“十三五”時期廣清實施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營商環境“三個一體化”的基礎上,《規劃》將“公共服務”和“生態環境”增加到一體化發展的要求,將支撐廣清一體化發展的“三個一體化”提升為“五個一體化”,引領“十四五”廣清一體化全方位高質量發展。
推動形成廣清“半小時通勤圈”
推動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是最直接實現廣清一體化的手段。根據《規劃》,廣清將按照“統一規劃、合理布局、適度超前、安全可靠”的原則,統籌推進交通、水利、能源和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規劃建設。
打造更便捷的通勤圈,是所有廣清“候鳥”的心聲?!笆奈濉逼陂g,廣清將統籌推進廣清軌道交通、高速公路、北江航道等重大交通項目和跨市公交系統建設,推動構建清遠南部地區與廣州中心城區形成“半小時通勤圈”。
尤其在軌道交通方面,兩市將構建多層次多通道的軌道交通銜接體系。《規劃》提出采用合理的軌道交通銜接模式,打造以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為主的快速軌道交通客運體系,實現廣清軌道交通網絡一體化和換乘一體化。其中,重點推進廣清城際清遠至省職教城段(北延線)和廣州白云至廣州北段(南延線)建設,并規劃研究廣清城際北延線西環段、廣州東至花都天貴城際北延至清遠等項目。加快推動廣清城際實現公交化運營,爭取盡早實現清遠與廣州中心城區的直接連通,真正實現“一張票、一張網、一座城”。
此外,“十四五”期間,廣清還將共同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設施建設,以5G網絡、高速光網、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移動物聯網、工業互聯網建設為重點,助力廣州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信息基礎設施領先城市,推動清遠信息基礎設施發展水平進入全省粵東西北城市前列。
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工業增加值將達百億
唱好“雙城記”,產業發展是重要發力點。
“十四五”期間,廣清將深挖廣清兩市的資源稟賦和產業互補優勢,以產業合作園區為載體,以產業創新與轉化平臺為依托,以先進制造業、綠色生態產業、現代服務業為切入點,共同打造一批千百億級產業集群。
根據《規劃》,廣清將深挖產業互補優勢,構建深度對接的完整產業鏈條,探索“廣州總部+清遠基地”“廣州前端+清遠后臺”“廣州研發+清遠制造”“廣州孵化+清遠產業化”等合作共建模式。并以兩市產業共建園區為主要載體,在清遠全域重點打造新材料及精細化工千億級產業集群,大力發展汽車整車—零部件、電子信息、先進裝備制造、醫藥健康等五百億級產業集群,培育數字印刷等百億級產業集群。
山清水秀的清遠有著發展綠色生態產業得天獨厚的優勢。《規劃》提出,以廣州融創文旅城和清遠長隆國際森林度假區兩大主題公園為核心,聯合打造跨區域精品旅游線路。探索設立“廣清電子旅游卡”。加快推進清遠在廣州各區打造產銷綜合服務平臺,進一步完善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清遠配送中心建設。
此外,“十四五”期間,廣清將強化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先行先試的示范引領作用。優化合作區功能布局,根據廣清產業園、廣佛(佛岡)產業園、廣德(英德)產業園、廣清空港現代物流產業新城“三園一城”的要素稟賦條件,在清遠全域重點打造新材料及精細化工千億級產業集群;同時,加快廣州花都(清新)產業轉移工業園、廣州白云(英德)產業轉移工業園等省級產業園區培育特色產業集群,依托兩市產業共建園區培育形成100億、500億、1000億級產業集群。根據計劃,到2025年,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工業增加值將達到百億元規模。
“生態環保”“公共服務”加入一體化“群聊”
據悉,《規劃》立足兩市現狀,針對一體化發展過程中的短板弱項,在“十三五”時期實施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營商環境“三個一體化”發展的基礎上,增加了公共服務一體化和生態環境一體化發展的內容。將支撐廣清一體化發展的“三個一體化”提升為“五個一體化”。
在生態環保一體化方面,為加強生態環境共保共治,《規劃》提出,以建設北部生態發展區為核心,建立區域污染聯合防控機制和生態補償機制,以環??萍紕撔峦苿泳G色發展,打造生態宜居都市生活圈。同時,《規劃》明確依托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清遠服務中心,探索推動清遠以北部森林碳匯參與溫室氣體減排?!兑巹潯愤€在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機制方面,提出探索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試點,加快建設廣州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支持清遠發揮生態優勢,與廣州聯動開展綠色金融創新,發揮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功能,積極開展碳排放權、水權、林業碳匯等生態資源產權交易。
在公共服務一體化方面,廣清將探索建設廣清統一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開展養老服務跨區域合作,建設一批高質量養老服務機構;推動建立文體人才掛職交流機制,共享兩地優質的文化體育領軍人才……在推動教育、醫療、社保、養老服務等公共服務共享方面,《規劃》著力促進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
廣清兩地還將大力推進義務教育資源共享,著力推進省職教城(清遠)規劃建設與產教融合。目前廣東省職業教育城(清遠)項目首期工程、二期工程全面建成,已進駐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等9所高職院校,在校生規模約7.3萬人。未來將以打造一流的“中國職業教育高地”為發展目標,成為全國現代職業技術教育改革創新的示范、全省高技能人才培養的搖籃和清遠市新型城市化建設的樣板。
重點圍繞5項任務改革創新、先行突破
以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廣清接合片區為重點,廣清兩地將積極探索一體化推進廣清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創新,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創新產業協同發展機制。
《規劃》聚焦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的11項試驗任務,重點圍繞建立城鄉有序流動的人口遷徙制度、建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完善農村產權抵押擔保權能、搭建城中村改造合作平臺、搭建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平臺等5項任務改革創新、先行突破。
對于此前一直廣受關注的人口遷徙制度,《規劃》明確,因城施策完善落戶政策,廣州片區降低城鎮落戶門檻,構建分類彈性落戶機制;清遠片區全面取消城鎮落戶限制。完善市民化配套政策,探索廣清接合片區內居住證互認,健全政府、企業、個人共同分擔市民化成本機制。
在保障產業發展方面,《規劃》提出,探索建立產業共建的成本分擔和利益共享機制,以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為試點,基于當前廣清產業合作財稅分配基礎,探索建立公平互惠的稅收分成制度,并推廣至其他合作共建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