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動態 > 地市動態

廣州搶抓北交所成立機遇 給予上市企業一次性資金補貼

時間 : 2021-11-24 10:39:07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北交所成立的資本東風,對于企業來說是機會;對于各地來說,也是一次助推企業發展的機遇。北交所宣布設立以來,已有多地出臺扶持企業赴北交所上市的專項計劃。在廣東,目前已就針對北交所“預備隊”企業開展政策分析、業務培訓等活動近20場,廣州更是明確表示將對上市企業給予一次性資金補貼。

  出臺“組合拳”助力企業上市

  2021年11月15日,北京證券交易所正式開市,為中小企業打開全新便利的融資渠道。作為中小企業大省,廣東積極搶抓機遇。據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消息,自北交所宣布設立以來,該局會同證監部門、北交所、各地市政府針對廣東北交所“預備隊”企業開展政策分析、業務培訓等活動近20場,覆蓋深圳、廣州、佛山、東莞、江門、肇慶、韶關、汕頭等多個地市,引導和推動廣東中小企業特別是“專精特新”企業赴北交所上市、創新發展。

  除了組織培訓,還給政策扶上馬。據廣州舉辦的“北交所上市專題培訓”上消息,廣州將對企業赴北交所上市出臺系列“組合拳”。

  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徐秀彬透露,該局將結合廣州中小企業體量規模、創新能力、成長規律等實際,建立“分行業”“分梯隊”的企業上市促進機制,引導金融資源向這些企業傾斜,通過小額、快速、靈活的投融資機制,讓更多北交所上市的中小企業或新三板掛牌,努力打造資本市場“單項冠軍”。

  徐秀彬透露,該局將加強與工信、科技等部門的密切聯動,研究出臺更具針對性、更富實效性的扶持政策和辦法措施。如對于北交所上市企業給予一次性資金補貼;將北交所上市企業納入廣州資本市場培育系統,充分利用“雙路演中心”平臺為北交所上市企業對接資本提供便利……

  “對‘專精特新’企業上市過程中產生的費用給予50%的獎補。”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中小企業局局長葉華東透露,該局正研究出臺《廣州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行動方案(2021—2025)》,提出到2025年,在全市范圍內累計培育3000家市級“專精特新”企業、1000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0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0家國家級重點“小巨人”企業。對認定的國家級、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給予一次性資金獎勵;對“專精特新”企業獲得省級以上技術改造資金項目支持的企業予以資金9配套。

  研究出臺專項支持政策

  面對北交所,廣東有哪些機會?中國銀河證券副總裁吳國舫在培訓會上表示,北交所制度設計與廣東大量中小企業具有較高的契合度和良好的適配性。

  事實上,各地加緊召開北交所政策解讀背后,是中國市場正在上演一場迅速集結的資本機遇。各地的儲備企業越多,提前享受的市場紅利也就更多。

  從首批上市企業來看,北交所支持的創新主體覆蓋各行各業,廣州在北交所首批上市4家企業,數量居全國第二,來自醫藥制造、飼料加工、代理咨詢等領域?!皬V州中小企業基數大、底子好?!毙煨惚虮硎荆斍皬V州正在推動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高新技術企業超1.2萬家、居全國第四,“專精特新”企業1600多家。

  葉華東表示,截至目前,廣州市現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8家,占全省比重為26%,占全國比重為1.4%。省、市級“專精特新”企業數量分別為243家和1326家。他們之中超六成屬于工業“四基”領域(核心基礎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和產業基礎),超七成深耕行業10年以上,超八成居所在省份細分市場首位,九成集中在制造業領域,是真正意義上的創新載體和高質量發展主體。

97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