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既往癥、不限投保年齡,自費藥不限病種,一年保費180元,最高保額245萬元,醫保系統實時結算……誕生于廣州的一款開創了行業先河的商業性醫保補充保險——“穗歲康”的升級版來了!
10月26日上午,廣州市醫療保障局在2022年度廣州“穗歲康”商業補充健康保險新聞發布會上宣布,2022年度“穗歲康”從11月1日起可辦理投保手續并繳納保費?;仡櫲ツ?,上線首日30萬人搶購,總投保人數367萬,這款區域型的保險產品成為不少城市定制類似產品借鑒的樣板。
見義勇為人員個人負擔醫療費100%報銷
據廣州市醫療保障局黨組書記鄧佑滿介紹,在2021年度已覆蓋廣州全體醫保參保人員的基礎上,明年“穗歲康”將非廣州醫保參保人員中具有廣州戶籍、持有廣州居住證2年以上的常住居民,以及見義勇為人員納入“穗歲康”覆蓋范圍,這意味著基本實現對廣州常住居民的全覆蓋。
經初步估算,這將令可參保人群的數量新增約兩百萬。2020年10月的數據顯示,廣州市參與職工醫保、城鄉居民醫保的社會醫療保險參保人達到1277.35萬人。
瑞信保險經紀CEO尚萌萌表示,“穗歲康”有三年的試點期,其在第二年就實現了對廣州常住居民的全覆蓋,真正實現了惠民的初衷。
根據“穗歲康”的新政策,對符合條件的重型精神障礙患者使用長效針劑的個人負擔費用予以100%報銷,不設免賠額,不設年度最高支付限額;對見義勇為人員發生的個人負擔醫療費用予以100%報銷,不設免賠額,年度最高支付限額10萬元。同時,“穗歲康”將向超過100歲的參保人和見義勇為人員捐贈“穗歲康”保費。
理賠門檻降低預計新增約2萬人獲賠
據發布會現場消息,“穗歲康”升級版維持去年價格不變——180元/年,最高保額則從235萬元提高到了245萬元。
據介紹,“穗歲康”升級版有三個待遇的四項責任的免賠額下調,將住院和門診特定病種基本醫療費用補償、住院自費藥費和檢驗檢查費用補償、門診使用國家談判藥品、指定創新藥品自費費用補償這三項待遇,免賠額從1.8萬元降至1.6萬元,門診其他自費藥品費用補償的免賠額從5萬元降至4.5萬元,降幅均超過了10%。
“免賠額的降低,一方面讓更多參保群眾可以享受報銷,預計新增待遇享受人員約2萬人;另一方面讓原已享受相應待遇的參保群眾報銷得更多,進一步減輕參保群眾的就醫費用負擔,提升了待遇保障水平和可及性,讓更多老百姓實實在在受惠。”鄧佑滿說。
一鍵續保團隊投保更方便
在投保方式上,“穗歲康”支持個人為屬于“穗歲康”適用人群的本人及其直系親屬辦理投保繳費。中國人壽廣東省分公司副總經理許篤鵬介紹,“穗歲康”的投保渠道多樣,關注“穗歲康”、廣州醫保、廣州政府網、中國廣州發布等官方微信公眾號,或掃描四家承保公司的投保鏈接二維碼都可以隨時隨地投保。此外,也可前往承保公司指定服務網點現場辦理。
去年已經投保的廣州市民則更加方便,將收到來自“穗歲康”共保體的短信和“穗歲康”公眾號推送的續保通知,無需填寫資料,一鍵續保。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穗歲康”僅支持個人參保,而今年,則新增了團體投保,企業、村社等社團可集體投保,企業投保保費可稅前列支,實現投保方式的多元化。“穗歲康”由中國人壽、人保財險、太保壽險和平安養老四家保險公司組成共保體,其中任意一家公司都可提供團體投保的服務。
保費的支付也有多種可選方式:職工社會醫療保險參保人員及其直系親屬社會醫療保險參保人員的保費,可以從其個人賬戶中繳納。參保人可通過醫保卡線上支付、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銀聯支付等線上方式,或前往指定網點通過POS機支付等線下方式進行繳費。
據介紹,2022年度“穗歲康”將于2021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開展投保收費,于2022年1月1日開始待遇核付,保障期為一年。
累計賠付11.1萬人次最高賠付超百萬元
廣州醫保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0月20日,“穗歲康”共賠付11.1萬人次,減輕個人負擔率達35.5%,其中獲賠金額最高的一例為103.3萬元。
多位資深保險專家表示,“穗歲康”作為由廣州政府定制的一款補充醫療保險,是一款真正意義上“零門檻”的普惠性產品,為眾多的患病家庭帶來福音。對那些被商業保險拒之門外的既往病患者、高齡、高危職業人群以及“非標體”人群來說一定要購買。至于健康狀況良好、投??蛇x范圍多的居民,可以考慮補充醫療險、重疾險等商業保險給自己更全面的保障。
據了解,自3月起“穗歲康”月度賠付金額增長率平均約8%,總體賠付數據保持穩定,預計2021年度全年“穗歲康”結余率在20%左右,運行情況良好?!八霘q康”運行平穩、健康、可持續,既充分地保障了符合賠付條件的參保群眾的權益,同時又保障了項目可持續,留有新年度“穗歲康”優化提升的空間。
在廣東,像“穗歲康”一樣的商業補充醫療保險為減輕市民醫療費用負擔發揮了補充作用。據廣東銀保監局數據,截至今年上半年,該局已聯合擬定廣東省城市定制型醫療保險制度框架,推動14個地市開展定制醫療險項目,累計參保人數近1550萬人次,初步形成了民眾受惠、政府滿意和保險公司獲益的多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