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韶關在南雄召開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新型城鎮化現場會,擬出臺《關于韶關市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新型城鎮化的干政策措施(試行)》等11條措施方案,吹響加快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集結號”,加快促進農業轉移人口有序有效融入城市,協同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和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提高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質量,力爭“十四五”時期實現戶籍人口、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年均提高至少1個百分點的目標任務。
為保證農民進城“無顧慮”“有保障”,韶關擬出臺的《農業轉移人口農村“三權”依法自愿有償退出實施細則(試行)》明確,農業轉移人口原享有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集體收益分配權、宅基地資格權使用權及地上房屋所有權,戶口遷移城鎮后依法保持不變,強化農業轉移人口享有城鎮住房、創業就業、教育、醫療衛生、養老服務等“五有保障”。與此同時,在依法保障進城落戶農戶“三權”的前提下,探索農村“三權”依法自愿有償退出機制和配套政策,鼓勵引導農民進城落戶,鼓勵舉家進城落戶且有穩定就業收入的承包戶轉包、轉讓土地承包權。
在已實施在居住地城鎮公戶登記“零門檻”基礎上,韶關市進一步優化戶籍便民措施,擬出臺《韶關市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戶籍便民實施細則》,允許租賃房屋親友投靠落戶,投靠在無存量搭戶人親友城鎮居民家庭戶中,確保入戶政策落地無障礙。為實現農業轉移人口住有所居的目標,韶關市擬從住房消費、住房公積金權益、住房保障權益、保障性住房供給等方面對農業轉移人口給予住房支持,如對購買首套商品房的,給予契稅全額財政補助;將農業轉移人口納入住房公積金保障范圍,對于無固定職業或無業的也可以為自己繳存住房公積金,只要連續正常繳存住房公積金滿6個月就可以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