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動態 > 地市動態

永慶坊4A景區掛牌 廣州首個非遺街區即將開市

時間 : 2020-08-21 09:58:19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永慶坊.jpg

永慶坊。圖片來源:南方+客戶端

  傳承廣州文化,傳播廣式風味,廣州首個“非遺街區”要來了!據悉,廣州非遺街區(永慶坊)將于8月22日上午正式開市,屆時廣州市文廣旅局與荔灣區政府將在粵劇藝術博物館普天樂廣場舉行永慶坊4A景區授牌暨非遺街區開市活動。廣州市文廣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非遺街區能夠讓大家“見人見物見生活”,有效引導非遺資源活化利用及創新發展,推動整個片區構筑可持續發展的非遺生態系統。

  10間大師工作室三年將獲900萬補助

  據悉,廣州非遺街區(永慶坊)從醞釀、籌備到開市,歷時約1年。自2019年10月啟動以來,廣州市文廣旅局確立了“多方合作共建”的模式,牽頭成立了專項工作小組,最終確定了廣彩、廣繡、琺瑯、骨雕、欖雕、醒獅、餅印、簫笛、古琴等具備較強創新意識和市場運營能力的10個進駐項目,建立10間集展示、展銷、體驗、傳承、交流、培訓等功能為一體的非遺大師工作室。

  廣州市文廣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對進駐非遺街區(永慶坊)的10間工作室,政府以資金補助的方式進行扶持,根據場地租金、管理費、項目日常運營成本等綜合估算,每年扶持資金規模為總額300萬元,扶持三年,具體每間工作室的補助資金按照面積大小劃分比例。廣州市文廣旅局將對工作室開展傳承、創新等工作情況進行考核驗收,促進非遺企業加強自主創新,培育品牌,增強內生動力;推動非遺企業、傳承人的公眾服務開展,擴大廣州非遺項目的社會傳播,增厚基本盤。

  為何要選擇非遺作為進一步激活永慶坊一帶文化活力的素材?據悉,這是一種“雙向促進”的設計。一直以來,因各種原因,廣州都未建立起真正意義的非遺展示館和非遺街區,缺乏集中展示、銷售、體驗的場所。非遺傳承人工作室分布在全市各區,存在著空間不足、交通不便等各種問題,難以形成聚集效應。另一方面,永慶坊、恩寧路一帶雖然文化景觀集中,生活氣息濃郁,但對游客特別是外地游客和年輕人來說,除粵劇博物館等地標外,尚缺少形象鮮明、體量可觀、能讓大家較長時間停留、觀賞、娛樂的代表性產品。非遺大師們與永慶坊的攜手,既是強強聯合,也是互補短板。

  借力4A景區平臺帶動資源聚集

  歷史上的永慶坊、恩寧路一帶就是廣州多種手工藝和表演藝術的聚集區之一,是廣州著名的騎樓街,現今仍分布著包括西關打銅項目保護單位天程銅藝等在內的不少手工藝作坊。著名的八和會館、鑾輿堂、粵劇藝術博物館、永慶坊三雕一彩一繡展館和詠春拳(西關)保護單位也都坐落于此。這里還完好地保存了傳統老廣州的日常生活方式,擁有種類繁多的地道美食,是真正意義上的“活態文化區”。

  多位業內人士都表示,通過非遺傳承人的持續性運營,將有利于撬動更多社會資源進駐,一步步打通歷史文化街區老建筑、老商鋪、老居民、老故事等“存量資源”和當下文旅融合、經濟發展、游客口味等“新需求”之間一些尚不通暢的地方,將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機融合、通盤考慮,重新激活老城區街巷的傳統文化活力。

97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