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互動交流 > 督查專欄 > 決策部署

廣東全面啟動入河(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 覆蓋七大流域3.6萬公里河流

時間 : 2020-07-29 09:49:50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據7月27日省生態環境廳召開的全省入河(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啟動會與技術培訓會消息,為落實關于萬里碧道建設規劃的工作部署,廣東全面啟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

  根據近日省生態環境廳、省河長辦聯合印發的《廣東省入河(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工作方案》,今年年底前,要完成廣東萬里碧道總體規劃近期建設任務范圍內和國考斷面達標攻堅重點流域范圍內的入河排污口“查、測、溯”,建立排查范圍的入河排污口情況清單。

  摸清入河(海)排污口底數

  廣東高質量規劃建設萬里碧道的部署中,“改善水環境,實現河湖碧水清流”是其中一項主要任務,明確要求“推動入河排污口整治,保障水環境安全”。

  方案提出,要對標長江、渤海先行經驗和標準,聚焦萬里碧道建設及國考斷面達標攻堅,通過落實“查、測、溯、治”四項重點任務,全面摸清廣東省入河(海)排污口底數,形成權責清晰、監控到位、管理規范的入河排污口監管體系。

  全省各級生態環境部門把摸清排污口的底數、進行全面整治規范作為治理水生態環境的重要工作;各級水利部門也要發揮河長制平臺優勢,全力配合做好入河(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在空間上形成水陸海一體的治理體系。

  省市聯動排查

  此次專項行動整治范圍包括全省七大流域,西江、北江、東江、韓江、珠江三角洲、粵東諸河、粵西諸河的干流,及其他所有流域面積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以及小于100平方公里的重要河流,以及所有中型以上水庫、重要的小型水庫以及主要湖泊范圍。同時,還包括廣東萬里碧道總體規劃(2020—2035年)建設的珠江主要出海口伶仃洋、深圳灣、大鵬灣、獅子洋及海島淇澳島的范圍。

  專項行動涉及河流總長度約3.6萬公里、海岸線長度約700公里、水庫庫容約257億立方米。全省將構建省級統籌、市縣落實、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

  具體規劃上,2020年,將圍繞廣東萬里碧道總體規劃近期建設任務和水污染防治攻堅戰開展,劃分為省級排查范圍和地市級排查范圍,其中省級排查范圍覆蓋西江、北江、東江、韓江干流,及珠江主要出??诠?258公里。地市級排查范圍指除省級排查范圍外的其他碧道建設范圍和國考斷面涉及的流域,共約7400公里。

  到2021年,排查工作將主要由地市開展,針對廣東萬里碧道總體規劃中期建設任務,以及全省所有流域面積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小于100平方公里的重要河流,所有中型以上水庫、重要的小型水庫以及主要城市湖泊范圍開展排查。

  此次專項行排查對象包括所有通過管道、溝、渠、涵閘、隧洞等直接向流域排放廢污水的排污口,以及所有通過河流、灘涂、濕地等間接排放廢污水的排污口。對此,將綜合運用衛星遙感、無人機航測和人員現場踏勘等手段,完成全覆蓋、全口徑的入河(海)排污口的排查、核實工作。

  方案提出,今年年底前,要完成廣東萬里碧道總體規劃近期建設任務(2020—2022年)范圍內和國考斷面達標攻堅重點流域范圍內的入河排污口“查、測、溯”,建立排查范圍的入河排污口情況清單。到明年7月底前,完成萬里碧道總體規劃中期建設任務范圍內,以及全省所有流域面積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以及小于100平方公里的重要河流,所有中型以上水庫、重要小型水庫以及主要湖泊范圍的入河(海)排污口的“查、測、溯”,并形成《廣東省入河(海)排污口名錄》。

97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