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深圳市鹽田區始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持之以恒走綠色發展之路,在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同時,實現了生態文明質量的同步提升,成為全省唯一的全國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一、堅持“創新為魂”,積極探索體制機制創新
勇當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先鋒,在全國率先推出多項改革舉措,取得較好成效。一是創新構建城市GEP核算體系。2013年在全國率先發布城市GEP核算體系,通過讓“城市GEP”進規劃、進項目、進決策、進考核,把“城市GEP”提升為與GDP同等重要的指揮棒,2016年轄區GDP為537.68億元,GEP為1099.40億元,連續四年實現GDP與GEP雙提升。二是創新構建生態文明碳幣體系。借鑒碳排放交易理念,開展以“碳幣”為核心的生態文明建設全民行動計劃,每年投入1000萬專項資金,以“碳幣”形式對個人、家庭、社區、學校和企業的生態文明行為進行激勵,引導全社會提高生態意識、踐行綠色生產、享受低碳生活。三是創新建設全國首個國際生態安全港。制定實施方案,首創11項生態安全港創建標準,全面提升港口抵御外來物種入侵、保障港區生態安全的能力,為全國港口生態安全提供有益經驗。目前,首創的2項標準成為國家標準。
二、堅持“治理為先”,全面提升生態環境質量
以解決生態環境領域突出問題為導向,持續加大投入,強化環境綜合治理。一是環境質量全省領先。完成龍門吊“油改電”、LNG拖車、工商業鍋爐、黃金珠寶廢氣防治等設施改造,持續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碼頭船舶岸電建設獲評國家交通運輸部示范項目,全區空氣優良率穩定在97%,PM2.5濃度為22微克/立方米。加強近海海域水體保護,建成市政污水管網長度134.59公里,雨污分流達標覆蓋率達77%,城市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率達到98%以上,河流、海域、飲用水源水質全部達標。廣泛開展土壤污染防治,土壤檢測的總汞、總銅、總鋅、總鎳、總鉻、總鎘均無超標。二是生態修復效果明顯。完成紅花壢水庫水保生態示范林、上坪水庫水保生態示范林、林相改造等項目建設,做好薇甘菊、松線蟲等外來物種和病害防治及森林火災應急準備,有效治理危險性、危害性大的地質災害點。全面推廣使用綠色再生建材,政府投資項目全部達到綠色建筑標準。轄區森林覆蓋率超過67%,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4.6%。三是全民參與氛圍濃厚。開展“文明達人”“環保達人”“新鹽田好市民”等活動,以建立環境教育實踐基地、制定“環保小博士”培養計劃、設計垃圾分類知識環保撲克牌教材等方式,推動學校全面參與生態文明建設,“小手拉大手”共同推動轄區居民在環境維權、節能節水、垃圾分類、低碳出行、綠色消費等方面踐行環保理念。
三、堅持“監管為重”,始終保持執法高壓態勢
強化環境違法源頭嚴防、過程嚴管、損害嚴懲、責任嚴查,形成對各類市場主體的有效約束,逐步形成社會化、法治化、制度化生態監管模式。一是建設智能監測系統。建成環境監測監控系統,實現全區的水、氣、聲、污染源進行全要素、全覆蓋、全天候的智能監測監控。開發環境質量公眾服務平臺,群眾通過網絡可實時監督環境質量,充分保障公眾環境知情權。二是加大環保執法監察。從不批準建設高污染企業。加強先進監測監察技術應用,2013年以來,共出動環保執法8800余人次,檢查企業4000余家次,立案查處環境違法行為143宗,罰款315.5萬元。切實加大違法建筑查處力度,連續兩年獲全省土地執法監察考核一等獎。三是強化社會監督。激勵公眾積極參與環境保護,及時發現環境安全隱患,防止和減少環境污染事件。在每個社區選聘1名“兩代表一委員”擔任環境保護社會巡視員,協助監督轄區環境。設立24小時環境信訪受理電話,全天候及時處理,2013年以來共受理環境信訪案件3486宗,回復率和處理率均達到100%。
四、堅持“民生為本”,持續開展生態惠民工程
不斷提高“綠色福利”供給水平,公眾生態文明意識和對城區環境滿意率連續4年位居深圳第一。一是綠色低碳交通網絡更加完善。通過打造以100%純電動化公交大巴為骨干、全覆蓋的公共自行車慢行交通系統為輔助、253公里公共綠道為延伸的慢行交通系統,形成綠色低碳、安全舒適、四通八達、便捷連續的人性化交通環境。二是公園之城特色鮮明。建成“森林(郊野)公園-綜合公園-社區公園”三級公園體系,全面完成17座社區公園環境提升改造項目,轄區各類公園總數達63個,人均公園綠地面積23.96平方米,遠超全省平均水平。三是垃圾減量分類及餐廚垃圾處理實現全覆蓋。建立低價值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等分類收運和資源化利用體系,實現住宅小區、城中村智能化垃圾減量分類全覆蓋,公共餐飲垃圾資源化處理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有害垃圾安全處理率均為100%,生活垃圾焚燒處理量保持平穩下降。四是優質飲用水入戶工程穩步推進。投資3.5億元對轄區35073戶實施供水管材更新改造,分批解決轄區“黃水”、“銹水”、水質二次污染問題,已改造完成19108戶,正實施改造的15965戶,預計2018年將全面完成并率先建成優質飲用水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