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互動交流 > 督查專欄 > 貫徹落實

東莞市積極推動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

時間 : 2016-10-09 16:09:10 來源 : 本網
【打印】 【字體:

  近年來,東莞市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的決策部署,大力實施“中國制造2025”戰略和“互聯網+”行動計劃,著力推動制造業與互聯網跨界融合,引導東莞制造通過信息化應用邁向價值鏈高端。

  一、加快建設支撐制造業和互聯網融合發展的信息基礎設施

  以成功申報“寬帶中國”示范城市為契機,實施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努力抓好通訊基站、光纖入戶和WiFi網絡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全市網絡不斷提速降費,為制造業發展提供高速、便捷、價廉的信息通道。截至2015年底,東莞市區及發達鎮街光纖接入速率達到1000M以上,全市光纖入戶率達到41%,高端光纖產品滲透率達45.4%,互聯網普及率超77.5%.全市新增4G基站6288座,累計達4.65萬座,4G網絡覆蓋率95%,平均下載速率37Mbps,全省排名第一。

  二、加快發展面向制造業的互聯網服務平臺

  創新采用“互聯網+”模式,加快發展各類工業互聯網信息平臺,培育平臺型服務產業,為制造企業提供融資租賃、研發設計、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營銷廣告等公共服務,推動制造業創新發展。建立集服務管理、專項資金申報、運行監測分析、產業資源共享等功能為一體的全市重點企業服務及運行監測平臺——“智造東莞”平臺,為3000多家企業提供優質服務。開展“筑云惠企”行動,積極打造工業云服務平臺,支持云服務平臺為制造企業提供企業資源計劃(ERP)、制造執行系統(MES)等工業軟件在線服務和企業信息化解決方案,實現制造資源的開放共享。目前,東莞市已引導瑞恩科技、軟通動力等多家機構搭建工業云公共服務平臺,并認定4個市級工業云公共服務平臺,為2000多家制造企業提供優質低價的公共云服務。全市從事云計算基礎設施服務企業約60家、云平臺及軟件服務的企業約1000多家、云終端應用及服務供應商超100家。

  三、加快推廣基于互聯網的制造業個性化定制生產

  結合個性化服務需求和互聯網應用,加快發展基于互聯網的制造業定制化生產,選取服裝、家具、五金機械模具等特色行業作為定制化生產試點,鼓勵行業內生產制造企業、材料供應商、設計機構建立產業合作聯盟,通過互聯網采集并對接客戶個性化定制需求,開展基于個性化產品的研發、生產、服務和商業模式創新,在試點的基礎上推行柔性、快速響應、定制化的生產模式。在重點制造行業推廣“F2C+O2O+會員制”模式,鼓勵企業由實體店經營模式向O2O模式轉變,實現線下體驗、線上交易功能。目前,以互聯網為商業基礎設施、由消費者所驅動的定制化生產模式已在全市服裝、箱包、鞋帽、家電、家具等行業中快速發展,涌現出比朗網絡(互聯網+服裝定制)、恩典皮具(互聯網+皮具定制)、虎彩印藝(互聯網+數碼印刷)、怡合達自動化(互聯網+五金配件定制)、悠派科技(互聯網+展示方案解決)等一大批與互聯網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典型。

  四、加快推進國家兩化深度融合暨智能制造試驗區建設

  圍繞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工業企業、兩化融合貫標試點示范、網絡與工業融合創新、信息服務機構與工業企業對接等領域,打造東莞“兩化”深度融合“信推工程”、“貫標工程”、“智造工程”、“牽手工程”等4大重點工程,推動千家制造企業與互聯網信息技術服務機構牽手對接。2015年共推薦26家企業入選廣東省“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企業,同比增長5.5倍,增速位居珠三角地市第二,總數量躍升到全省第四;共支持158個信息化相關項目,實際扶持資金達1416萬元,有效支撐全市服務型制造工程實施和“兩化”深度融合開展。

  五、加快推進先進制造領域“互聯網+”示范試點

  貫徹落實省“互聯網+”行動計劃,優先在先進制造領域積極開展“互聯網+”示范試點,重點開展互聯網工業設計創新示范試點,建設智能車間、智能工廠,開展智能制造示范,培育發展網絡協同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推進工業互聯網創新融合試點,促進互聯網新技術、新應用、新模式發展,積極培育發展一批“互聯網+”示范園區、示范企業、示范項目,推動松山湖等園區打造省級“互聯網”小鎮,促進互聯網在制造領域深入應用。目前,東莞市共有8家企業和機構相關項目入選2016年省“互聯網+”試點項目。

 

97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