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足馬力 珠三角裝備制造加速跑
今年上半年多地裝備制造業增速超10%
在東莞松山湖的瑞必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廠內,機械手和工業機器人正有條不紊地操作著。偌大的工廠內,僅有零星幾個工人出沒。憑借這個“無人工廠”,瑞必達月產觸摸屏玻璃800萬—1000萬片,比之前增長了100倍。
當智能制造改變著珠三角的生產場景時,珠江西岸裝備制造業正在加速跑。今年上半年,珠三角先進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基本實現了快速增長,其中裝備制造業更是異軍突起:珠海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0%,佛山市裝備制造業總產值達2600.76億元,同比增長15.9%,而中山先進裝備制造業增長速度更是達到了18.6%。
廣東省社科院副研究員、中國城市創新指數研究課題組組長萬陸表示,裝備制造業強勢增長的勢頭顯示出裝備制造業對于工業增長的帶動作用,而民營企業的崛起更是釋放出積極的信號,體現了裝備制造領域的市場活力。
先進制造業馬力全開
珠三角“智造”加速崛起
前不久,當強臺風“妮妲”正面襲擊珠三角之時,陸豐上坪石嶺風場和陸豐南寮風場依靠中山明陽風電生產的MY2.0-104抗臺風機組不僅扛住了14級臺風,還創造了可觀的發電收益——發電量較臺風前增長47.64%。
中山先進裝備制造業在今年上半年增長迅猛,規模以上先進制造業實現增加值270.89億元,同比增長12.8%。
先進制造業尤其是先進裝備制造業“馬力全開”,是珠三角“智造”加速崛起的一個縮影。自2014年8月建設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的目標提出以來,已取得階段性成效,珠江西岸裝備制造業保持較快增長態勢,各項指標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4、2015年珠江西岸裝備制造業增加值連續兩年增長超過14%。
“佛山制造”強勢增長。今年上半年,佛山規上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達到13.9%,高出全省9.6%的平均值4.3個百分點,領跑珠三角。作為制造業重鎮的東莞,數據也格外搶眼。上半年,其規上先進制造業增加值達619.54億元,同比增長13.8%。此外,公開數據顯示,今年1—6月,珠海裝備制造業實現工業增加值181.77億元,同比增長12.0%。
萬陸表示,珠三角裝備制造業的強勁增速說明產業政策起到了一定效果,“珠三角不僅將引領廣東省工業的轉型升級,還將在未來的產業轉移、產業空間結構優化上發揮進一步作用”。
自主創新不斷提升
促制造業加速發展
位于佛山丹灶的廣順新能源動力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新能源大巴車氣源動力泵可直接用電發動,改變了國內同類產品以油轉化為電力、普遍存在漏油風險的技術現狀。這只是佛山先進制造業迅猛發展的一個縮影。截至今年6月,佛山汽配制造累計總產值315.05億元,同比增長18.7%。
新能源汽車、汽車零部件產業的高速增長,成為珠三角制造業發展中的一抹亮色。
在先后拿到了英國、加拿大、墨西哥和印尼的電動大巴訂單后,比亞迪近日又在新加坡市場取得突破:新加坡政府向比亞迪頒發了100個電動出租車牌照?!叭藷o我有,人有我精,適度超前,持續領先?!北葋喌峡偛猛鮽鞲H绱私忉尡葋喌袭a品在全球市場獲得認可的原因。
以比亞迪為代表,深圳新能源汽車發展勢頭迅猛。深圳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深圳新能源汽車的產量同比增長358.8%。此外,廣州也已將新能源汽車列為重點打造的十大產業之一,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3.9倍。
萬陸認為,目前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全球都處于產業布局階段,中國與國外的差距比較小,廣州傳統的汽車產業優勢、深圳電池方面的技術優勢都將為珠三角帶來搶占新能源汽車產業高地的機遇。
從珠江西岸到珠江東岸,制造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帶動著制造業大省的強勁增長。省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6月,廣東新能源汽車產量3.3萬臺,同比增長3.6倍,代表高端先進制造的工業機器人產量增長16.5%,光纖產量增長21.1%,智能手機產量增長12.1%,智能電視產量增長24.3%。
民企為制造業發展
注入強勁增長動力
除了“無人工廠”外,東莞瑞必達還有很多醒目的標簽:“機器人敲鐘”掛牌新三板、自主研發工業機器人、全國智能制造示范企業……這一系列矚目的成績離不開瑞必達對裝備產業的巨額投入。數據顯示,瑞必達在研發方面投入了4.25億元,其中裝備投資占了4億元,新增核心智能裝備投資2.51億元,核心智能裝備占總裝備的77.7%。
記者在梳理今年上半年數據發現,民營企業在工業增長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佛山民營工業企業增長達8.3%,高于全市1.1個百分點;東莞民營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21.3%;中山規上工業中民營企業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12.5%,對規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66.5%。據省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民營工業對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的貢獻率為92.1%。
萬陸指出,在經濟下行壓力下,珠三角民企還保有如此強大的活力釋放了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
廣東省社科院企業研究所副所長李源表示,扎根于本土、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的民營企業正在成為東莞等珠三角城市經濟新的主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