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飲一江水,共護母親河。廣東不少河流地處流域中下游,源頭來水水質備受關注。近年來,廣東主動擔當,推動市場化的橫向生態補償機制,協同上下游共治。其中,從2015年至今,廣東分別和廣西、江西、福建簽署九洲江流域、東江流域、汀江—韓江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協議。
據省生態環境廳近日消息,伴隨著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推進,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機制已成為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領域,廣東積極開展跨省、省內流域生態補償工作。自2015年來已合計撥付跨省補償資金15.65億元,經與鄰省區共同努力,九洲江、東江、汀江—韓江3條跨省河水質穩中向好,到2020年,各條河流監測考核斷面年均水質達到Ⅲ類水質標準。
找到跨省治水突破口
廣東地處江河下游地區,如何治理跨省河一度讓廣東“頭疼”。
鶴地水庫是雷州半島灌溉和湛江市飲水的重要來源,它的上游是九洲江,發源于廣西玉林市陸川縣,流經陸川縣和博白縣。隨著流域人口增長及城鎮化發展,九洲江的水質一度惡化,威脅到鶴地水庫水質安全。
“治水一定要源頭做起,但上游省因為資金等不足,治理力度不夠,也會影響下游治理效果。”回想起2015年前的情景,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道出個中無奈。
如何協調廣東、廣西兩省區協力治水?2015年,國家發布《關于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實施意見》,鼓勵在具有重要生態功能、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受各種污染危害或威脅嚴重的典型流域開展試點。
生態保護補償機制以地方補償為主、中央財政給予支持。具體來看,就是鼓勵受益地區與保護生態地區、流域下游與上游通過資金補償、對口協作、產業轉移、人才培訓、共建園區等方式建立橫向補償關系。
有了政策指引,廣東、廣西很快找到九洲江跨地區治理的突破口。廣東主動提出橫向生態補償,隨后兩省區簽署兩輪《九洲江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協議》,探索建立“成本共擔、效益共享、合作共治、雙向補償”機制。
在具體的實踐中,兩省區加強合作交流,建立統一的決策協商、信息通報、聯合執法和預警應急機制,共同維護九洲江流域生態環境安全?!皟墒^建立橫向生態補償機制,并實行聯防聯控和流域共治,讓九洲江水質穩定向好成為可能?!笔∩鷳B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山角斷面是九洲江流域的監測考核斷面,國家監測總站認定的結果顯示,2015年—2019年,山角斷面年均水質消除劣Ⅴ類,均達到Ⅲ類水質標準,水質情況穩中向好。并且斷面月度達標率均完成事先約定的考核目標,據此廣東向廣西撥付合計5億元的流域補償資金。
事實上,不僅僅是九洲江流域兩省區共治,廣東還主動深化生態保護補償制度,先后與江西、福建建立東江流域、汀江—韓江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協議。根據協議內容,在完成協議水質目標考核要求的前提下,廣東各年度均撥付1億元補償資金至各流域上游省份。
經過鄰省區共同努力,2015年—2020年各跨省流域考核斷面水質穩定達標。在2020年,粵桂的九洲江山角斷面,粵贛的東江尋烏興寧電站斷面、定南水廟咀里斷面,以及粵閩的汀江、梅潭河(含九峰溪)、石窟河(中山河)、象洞溪(多寶水庫上游)斷面,水質均達到Ⅲ類水質標準,并且各年度月度水質達標率均為100%。
當然,生態保護補償制度離不開國家配套資金的支持。以東江為例,2016年—2020年,廣東合計撥付5億元補償資金至江西,而中央資金也合計撥付11億元至江西用于東江流域水環境保護。
據省生態環境廳消息,從2015年至今,廣東已合計撥付跨省補償資金15.65億元。目前,各跨省區流域生態補償協議均已開展新一輪協議簽訂磋商工作。
探索省內生態補償機制
事實上,廣東省內治水也面臨著跨市河流治理的難題。因此,這一生態補償制度也為廣東治水提供了參考。
去年8月,廣東出臺《廣東省東江流域省內生態保護補償試點實施方案》。該方案涉及廣州、深圳、韶關、河源、梅州、惠州、東莞7個地級以上市,東江流域下游惠州、東莞、深圳、廣州4市按照水資源使用量和地方財力等因素籌集資金,與省級財政資金出資共同作為生態補償資金,按照下游地市行政區域內流域面積、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數量等因素補償上游河源、梅州及韶關市。
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在廣東進一步深化,東江流域各地市協力治水。經監測,2020年羅浮水、馬頭福水、江口、東岸4個考核斷面水質均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Ⅱ類標準,達到考核目標。
由此,下游的廣州、深圳、東莞等全額撥付2020年度橫向補償資金合計2億元至上游地市。同時,省級資金也撥付上游韶關、河源、梅州合計2億元。
目前,東江流域的本輪方案將于2021年底到期,屆時省生態環境廳、財政廳、水利廳將組織推進下一階段省內東江生態保護補償方案并印發實施。
東江流域補償的探索,又繼續為北江等更多省內跨市河流治理帶來經驗。目前,省生態環境廳等多部門在東江流域省內生態保護補償試點的基礎上,正研究編制《廣東省北江流域省內生態保護補償方案》。
經與鄰省區共同努力,2015年—2021年各跨省流域考核斷面水質穩中向好,省內東江流域生態保護補償也已取得實效。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改革的意見》,推進新一輪跨省流域生態補償協議的簽訂,探索研究北江流域省內生態保護補償,謀劃下一階段東江流域省內生態保護補償方案,推動廣東重點流域長治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