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據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消息,2024年度,全省各級勞動保障監察機構辦結立案處理勞動保障監察違法案件11482件,其中投訴案件9166件,涉及勞動者66057人次。案件類型涉及社會保險類案件5752件,涉及工資支付類案件3728件,涉及工時休假類案件318件。
廣東將源頭治理欠薪作為市、縣(市、區)政府和部門“一把手工程”,主要負責人親自抓,實行包抓責任制,鎮街黨委、政府領導班子成員包企業、包工程項目,確保欠薪矛盾糾紛不出鎮(街)。印發《廣東省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考核辦法》,將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考核列入對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考核事項,形成“省、市、縣”三級考核機制。建立定期調度通報機制,每月對各市治理欠薪工作開展調度,對工作落到地區實施約談提醒。
其次,深入實施廣東“治欠20條”,圍繞工資支付“有錢發”“發得準”“誰監管”等關鍵環節,逐一明確解決辦法和措施。規范工程建設領域秩序,聯合住建部門印發通知,聚焦進場前、作業過程中、退場前三大關鍵環節,推行班組用工和工資支付全周期管理,預防和減少因班組管理不規范導致的欠薪糾紛。
此外,提升信息化治欠水平,開發上線“工資支付監控預警平臺”,精準分析運用“全國根治欠薪線索反映平臺”數據,實現線索核處時效、質量、調度“一網統管”。暢通糾紛化解渠道,推廣“就莞用”等地方特色維權小程序,在建設項目聚集、用工企業密集的區域設立工資權益保障服務站,實現欠薪問題“一鍵投訴”“一站維權”。推行“勞動維權+就業幫扶”,把就業援助引入仲裁庭,幫助職工在追回工資待遇、解除勞動關系的同時,快速實現轉崗再就業。
同時,開展工程建設領域“安薪行動”,緊盯勞動合同簽訂、人工費用撥付、工資發放等關鍵環節,推動在建工程項目全面落實“一金四款三制度”。深入開展治理欠薪冬季行動,集中整治政府、國企項目欠薪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