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春已至,增綠正當時。從2月5日開始,茂名市、韶關市、云浮市等多地輪番打響了新春植樹“第一槍”,在春季植樹造林關鍵期,廣泛發動全民參與植樹造林,掀起春季植樹造林熱潮,推動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省林業局有關負責人透露,廣東將力爭于5月底前、9月底前先后完成林分優化提升200萬畝、森林撫育提升200萬畝的建設目標。
多擺幾桌酒菜,不如多種幾棵樹;不比菜式比種樹,以樹傳情更深遠……今年茂名大興“做年例,齊種樹”新風,為傳統年例增添了一層綠色底色。茂名于春節前向全市黨員群眾發出倡議書,倡導把綠美茂名生態建設與年例習俗結合起來,組織鄉賢代表、商會企業家與黨員干部群眾開展“年例林”建設,動員民眾在荒地上種下“年例樹”約1.4萬株,培育從“吃喝年例”向“綠色年例”轉變的綠色新民俗,讓植樹成為廣東人民春節新風尚。
廣東積極唱響“我為廣東種棵樹”主旋律,根據不同的群體,組織開展“我為家鄉種棵樹”“新春植樹”“我為娘家種棵樹”等多種形式的植樹活動,讓越來越多的群眾自發參與到植樹活動中去。
為做好春季造林工作,廣東積極籌備做好苗木供應保障工作,組建專家團隊開展林木良種選育,加強各地圃地和苗木管理,切實提高苗木產量和樹木成活率。省林業局透露,目前全省苗木生產儲備總量約1.75億株,并建立起省內區域余缺調劑和跨省供應調撥制度,為全年綠化造林夯實苗木基礎。
2025年是深入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初見成效之年。省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廣東將繼續傳承弘揚“岳山造林”光榮傳統,創新社會參與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制度機制和全民義務植樹盡責形式,持續發動社會力量參與,推動形成全社會人人愛綠、積極植綠、自覺護綠的生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