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動態 > 部門動態

國家衛生健康委在深圳召開發布會 介紹廣東學習三明醫改經驗做法

時間 : 2024-12-11 08:41:52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12月10日15時,國家衛生健康委在深圳召開新聞發布會,省市區以及醫院代表介紹了廣東學習推廣三明醫改經驗做法。

  “廣東因地制宜學習推廣三明醫改經驗,以改革助推健康廣東建設?!睍?,廣東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劉利群說,2022年以來全省財政衛生健康支出每年2000億元左右,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例10%左右,不斷提高基本醫療服務供給能力和改善群眾就醫條件。

  市域內住院率保持在約95%

  12年前,福建三明這座老工業城市,以“公立醫院回歸公益性質、醫生回歸看病角色、藥品回歸治病功能”為目標,悄然啟動了醫改。如今,三明醫改突破利益藩籬,形成了醫藥、醫保、醫療“三醫聯動”改革成效,經驗做法逐漸從地方走向全國。

  “廣東努力在‘學三明、抓落實’上走在前列?!眲⒗毫信e了一組數據:2022年以來全省調整價格項目3461項,主要為護理、手術、中醫類等項目;修訂或新增600項,持續優化價格結構。目前,全省醫院醫療服務收入占比提高到35%,居民個人衛生支出占地區衛生總費用比重保持在26%以下。

  廣東醫療衛生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的問題比較突出。如何破解這一瓶頸問題?

  “我們落實省委‘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眲⒗赫f,通過組織5家國家和省級醫院,“一對一”幫扶粵東粵西粵北地區的市級醫院;組織73家三甲醫院,“組團式”幫扶全省113家縣級醫院,做強縣級醫院功能;采取巡回醫療隊等一攬子方法,每年派出超過1.2萬人次的臨床專家下基層,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沉下去”。

  在縣級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改造建設好189家縣醫院,發揮縣域“龍頭”作用,建成胸痛、卒中、創傷、危重孕產婦、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等五大“急診急救中心”,規范建設腫瘤防治、微創介入、重癥監護等五大“臨床服務中心”,讓急危重癥患者能夠就近救治。在鄉鎮提升47家“人口大鎮”中心衛生院醫療服務能力,改造建設1275家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村里建好2.5萬家村衛生站,讓村醫收入有保障、村民醫保能報銷,讓縣鄉村醫療衛生體系“立得住”。

  “全省縣域內、市域內住院率分別保持在85%、95%左右,基本實現了‘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縣解決,日常疾病在基層解決’。”劉利群說。

  穗300家醫衛機構接入互認平臺

  廣州是改革開放前沿地和國家中心城市,也是首批中央財政支持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項目所在城市。

  “近三年,全市財政衛生健康支出合計超1000億元,支持高水平醫院建設、鼓勵診療技術創新、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睆V州市政府副秘書長孟昊說,廣州大力推進薪酬制度改革,注重固定薪酬占比、醫院內部、不同級別醫院“三個結構”平衡,市、區屬公立醫院人員平均薪酬差距在5%以內,并不斷提高薪酬固定收入部分的占比。

  廣州從群眾最關心的“看好病”和“就近看病”的目標著手,構建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積極推進打造“15分鐘健康服務圈”,市域內住院率穩定在99%以上。全市組建18個城市醫療集團,覆蓋所有11個區,包括增城、從化等遠離市中心的城區,通過緊密協作機制,讓市、區級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至194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

  不久前,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關于進一步推進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的指導意見》,明確到2025年底各緊密型醫聯體(含城市醫療集團和縣域醫共體)實現醫聯體內醫療機構間全部項目互認,各地市域內醫療機構間互認項目超過200項。

  “廣州自2017年啟動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工作,最早在市屬醫院、部分區先行試點互認工作,逐步覆蓋全市各區?!泵详徽f,目前有300家醫療衛生機構接入互認平臺,包括109家三級醫院和二級醫院、166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以及25家社會辦醫療機構。

  深圳公立醫院均無負債運營

  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深圳在推廣三明醫改經驗方面采取了哪些舉措?

  深圳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陳清介紹,“十四五”以來,深圳累計投入衛生健康財政經費1805.7億元,年均增長11.0%。2023年公立醫院財政補助收入占比達到27.4%,全市公立醫院均無負債運營。

  按照“騰空間、調結構、保銜接”的路徑,深圳率先取消藥品加成,落實48批次藥耗集中帶量采購,承接3批次省際聯盟集采,開展7批次耗材價格談判,節約采購金額140.4億元。為推進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試點,深圳調整了近5000項醫療服務價格,提高的部分主要由醫?;鸪袚?,2023年公立醫院醫療服務收入占比提高到34.4%。

  深圳不斷強化優質醫療資源均衡布局和擴容下沉,“十四五”以來,新增社康機構195家,達到970家,實現每個區至少有一家基層醫療集團、每個社區有一家社康機構。深圳有1100余萬參保人綁定在基層醫療集團首診,醫保按照每家集團綁定的參保人數量核定門診統籌費用,實行“總額管理、結余留用”,引導健康管理。對于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若簽約家庭醫生,可以享受報銷90%的醫保用藥優惠。

  優質資源布局全省并延至灣區

  “讓醫院人員實現安心、放心執業;對收受紅包、回扣等行為‘零容忍’,堅持循證醫療,做到合理診療?!毕愀鄞髮W深圳醫院黨委書記徐小平說。

  作為內地首家香港醫療服務費用異地結算單位,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實施香港“長者醫療券”計劃和“病人先導計劃”,已累計服務港籍患者16.7萬人次。率先探索救護車跨境通行、人員簽證與跨境執業等規則貫通。

  接下來,廣東如何持續提升診療服務質量和能力?“依托一批國家醫學中心、國家和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將優質資源布局到全省,并延伸到整個灣區和華南地區?!眲⒗和嘎?,將持續通過資源傾斜、設備迭代、政策集成、團隊引進等方式,打造一批技術過硬、群眾認可的重點???。

  同時依托“廣東特支計劃”,培養領軍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分別一次性給予80萬和50萬的生活補助。落實“兩個允許”,全省公立醫院人員支出占業務支出比例提高到45.4%。鼓勵人才下沉,對支邊和基層專業人才實行“定向評價、定向使用”,設立衛生管理研究、醫學研究等專業職稱,全省中高職稱醫護人員比例達到44.4%,全方位提升診療服務能力。

97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