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動態 > 部門動態

去年廣東直接融資規模再破萬億元 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實現“四個全國第一”

時間 : 2024-01-08 08:37:02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2023年是全面實施股票發行注冊制的第一年。據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消息,這一年資本市場服務廣東實體經濟再上新臺階,實現“四個全國第一”:廣東企業通過三大證券交易所實現直接融資1.06萬億元,位居全國第一;廣東A股上市公司總量、新增境內外上市公司數量、債券融資總額等指標亦實現全國第一。此外,廣東股權交易中心落地四個國家級創新試點,業務總體規模、規范程度、市場影響力等走在全國前列。

  具體來看,在直接融資方面,全年粵企通過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實現直接融資1.06萬億元,位居全國第一;在上市公司總量方面,廣東A股上市公司872家、新三板掛牌公司877家,穩居全國第一;在上市公司增量方面,全年新增A股上市公司51家,11家、3家、1家企業分別在中國香港、美國、新加坡上市,新增境內外上市公司數量位居全國第一;在債券融資方面,我省企業通過發行債券融資9010.79億元,同比多增1300多億元,增長17.2%,成為全國第一。

  廣東上市公司在保持總量領先的同時,著力優化結構、提質增效。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廣東上市公司呈現三大亮點:一是科創屬性明顯——全年新增科創板、創業板上市公司40家,位居全國第一,占年內新增A股上市公司總數的78.43%;二是“鏈主”特征突出——廣東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在百億元以上的有116家,凈利潤在百億元以上的有13家,比亞迪、工業富聯、美的集團等上市公司營業收入超千億元;三是經營業績持續向好——2023年前三季度我省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凈利潤同比增長5.57%、2.57%,增長率遠高于其他地區,其中制造業上市公司韌性十足,2023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02%。

  “廣東區域資本市場建設有力地促進了實體經濟的健康發展。”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任志宏表示,隨著注冊制改革在廣東走穩走深走實以及資本市場制度建設不斷完善、金融發育發展生態不斷優化,在嶺南大地加快推動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建設,對更好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大局意義重大,也將為2024年經濟社會平穩有序運行奠定良好的金融發展基礎。

政府網站找錯
黨政機關
適老化無障礙服務
網站信息
關于本網             網站聲明
聯系我們

020-83135078

僅受理網站建設維護相關事宜

service@gd.gov.cn
新媒體矩陣
網站官方微信 網站官方微信
粵省事小程序 粵省事小程序
粵商通APP 粵商通APP
網站官方微信
粵省事小程序
粵商通APP
97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