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廣東省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廣東調查總隊共同發布《2022年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下稱《統計公報》)。
數據顯示,2022年,我省經濟總量逼近13萬億關口,去年以1.9%的增速收官。過去一年,我省第二產業增長2.5%,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2.9%,較2021年的貢獻率又有所提升。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2.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6%,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29.9%;先進制造業增加值所占比重則達到了55.1%。
省統計局發布的經濟運行情況分析指出,過去一年,我省有力有效應對超預期因素沖擊,持續推進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迅速落地見效,全年經濟在波動中有所恢復。
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
總的來看,2022年,我省供給端基本平穩,固定資產投資結構優化,市場銷售總體平穩,進出口總額實現小幅增長;此外,民生保障持續加強,經濟發展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
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2年,廣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初步核算數)129118.58億元,比上年增長1.9%。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01905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15151美元),增長1.7%。
分區域看,珠三角核心區地區生產總值占全省比重81.1%,東翼、西翼、北部生態發展區分別占6.1%、7.1%、5.7%。珠三角核心區、東翼、西翼、北部生態發展區地區生產總值分別比上年增長了2.1%、0.6%、0.8%、0.9%。
2022年,全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065元,比上年增長4.6%。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的同時,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得到進一步縮小。
分城鄉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905元,增長3.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98元,增長5.8%。城鄉居民收入比為2.41:1,較上年的2.46:1進一步下降。
在穩就業方面,2022年,全省就業頂住新冠疫情、高校畢業生人數屢創新高等因素疊加影響,保持基本穩定。截至2022年12月末,全省城鎮新增就業累計132.06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累計10.51萬人。
制造業投資連續兩年保持兩位數增長
《統計公報》顯示,2022年,廣東工業投資增長10.3%,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27.9%。這為接下來廣東工業企業持續拓展產能、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其中,先進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投資提速明顯,全年分別增長17.8%和25.5%。這也支撐了制造業投資在2021年增長18.7%的基礎上,實現12.2%的增長,連續兩年保持兩位數增長。
2022年,我省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3.2%,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29.9%。其中,醫藥制造業增長15.1%,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增長1.0%,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增長12.6%,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增長7.1%,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增長8.3%。
先進制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2.5%,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55.1%。其中,高端電子信息制造業增長1.6%,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業增長12.5%,先進裝備制造業增長9.6%。
值得關注的是,過去一年,我省新能源產業增勢迅猛。新能源產業集群營業收入增長19.7%,增加值增長12.6%。其中,新能源汽車2022年產量達到129.73萬輛,比2021年增長142.3%;充電樁增長91.2%,風力發電機組增長52.7%,太陽能電池(光伏電池)增長43.1%。
同樣的增勢也體現在了新能源產品出口上,去年我省電動載人汽車、太陽能電池、鋰離子蓄電池出口分別增長了4.7倍、45.3%和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