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港日均靠泊船舶132艘,日均7.07萬個集裝箱漂洋過海。圖為深圳鹽田港泊位停滿正在裝卸集裝箱的貨輪。圖片來源:南方日報
4月27日,廣州市白云區大朗國際貨運物流堆場熱鬧非凡,隨著一聲聲長笛鳴響,3趟滿載著共1147多噸家電產品、皮具服裝的中歐班列先后在廣州車站海關監管下,緩緩從堆場駛出,分別經二連浩特、霍爾果斯以及磨憨口岸發往俄羅斯莫斯科和老撾萬象。
通道暢,貿易興。作為外貿第一大省,五年來,廣東進出口規模不斷跨越新臺階:2018年,首次突破7萬億元;2021年,首次突破8萬億元。
五年來,廣東堅持推動外貿穩中提質、促進外貿創新發展,更好穩固供應鏈、拓展“朋友圈”,以優化提升外貿水平推動貿易強省建設,持續塑造廣東改革開放新優勢,為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提供有力支撐。
主體活力激發 外貿競爭新優勢凸顯
在廣州南沙綜合保稅區,廣東合捷國際供應鏈有限公司倉庫外,一個個滿載進口塑膠粒散料的貨柜精準對接物料入口。憑借綜合保稅區內國際分撥等貿易新業態新模式,合捷已發展成為亞太規模最大的工業塑料粒配送基地。
不遠處,一批批時尚快消服飾和家居用品在南沙粵港澳大灣區機場共享國際貨運中心完成稱重、貼標、海關申報以及查驗放行等操作,迅速裝車運往廣州白云機場,并直接發往沙特、阿聯酋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
一進一出之間,“買全球”與“賣全球”齊頭并進,筑牢外貿第一大省高質量發展根基。五年來,廣東年度外貿進出口總額一直穩定在萬億美元規模以上,連續36年坐穩外貿大省頭把交椅,2021年更首次邁上8萬億元新臺階。
量的提升背后,是質的飛躍。2017年至2021年,廣東貿易結構不斷優化,一般貿易進出口占全省外貿比重從46.1%提升至52.3%。
深耕國內市場十多年,廣州極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把產品、作業經驗和整體解決方案一起輸出國外,遠銷日本、韓國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公司海外業務部總監曹楠說,僅2021年,公司無人機出口國家數量同比翻了一番,出口貨值同比增長5倍多;今年一季度,海外銷售也延續了去年的良好態勢。
近年來,粵企加大“專精特新”產品的研發投入,憑借過硬產品技術優勢加快“走出去”,不斷擴大國際市場份額占比,外貿競爭新優勢進一步凸顯。
“我們每次參展廣交會都取得很好成效,與境內外多家采購商簽訂訂單,最高成交額超100萬美元。”前不久落幕的第131屆廣交會上,廣東華強電器集團總經理陸潤華收獲滿滿?!耙咔橄滦〖译娋€上銷售快速增長,公司正在加速開發線上市場,尋求數字化轉型?!?/p>
五年來,廣東外貿主體活力激發,民營企業“主力軍”作用凸顯。2017年至2021年,民營企業外貿進出口值從3.14萬億元提升至4.67萬億元,占比從46.1%提升至56.4%。2018年,民營企業首次成為廣東第一大進出口主體;2019年,民營企業進出口額占比首次超過50%。
新業態迸發 跨境電商綜試區實現全省覆蓋
在東莞大朗毛織貿易中心,中小企業“試水”市場采購新業態,外貿生意越來越紅火?!拔覀兤贩N多、訂單小,以前走一般貿易出口費時費力。現在走市場采購出口,靈活多了!”東莞德源鞋材有限公司負責人顧程梅算了筆賬,今年以來公司出口增長超過50%。
據黃埔海關統計,截至4月25日,今年以來東莞市場采購貿易累計出口34044票、增長496%,貨值149.1億元、增長294.4%,產品出口至147個國家和地區。
包括大朗毛織貿易中心在內,目前廣東市場采購貿易試點已增至6個。憑借高度便利化,市場采購逐漸成為促外貿穩增長的強大引擎,助力內貿專業市場主體開展國際貿易,打通國內國際雙循環。
更多貿易新業態在全省多點開花。成立不到2年的廣州鴻帆捷貿易有限公司,已在泰國、越南建了2個總面積6000平方米的跨境電商海外倉。今年,鴻帆捷還將設立更多海外倉,在“一帶一路”市場大展拳腳。
保稅物流迅速增長。今年3月,隨著深圳市富森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入駐,前海綜保區ICT(信息通信技術)物料供應鏈中心再添一員“猛將”。去年入駐的阿里云,正以此為基地打造全球電子元器件進口供應鏈集散中心。即使在疫情影響下,今年前2月,前海綜保區外貿進出口值依然強勁增長71.7%。
五年來,以跨境電商、市場采購、保稅物流為代表的新業態新模式,正為廣東外貿高質量發展打造新引擎。
如今,全省跨境電商綜試區實現21個市全覆蓋、總數全國第一,累計建成海外倉超300個、面積超200萬平方米,2021年跨境電商規模突破3000億元、增長近1倍。市場采購貿易創新提升專項行動穩步推進,2021年市場采購出口3159.3億元,同比增長7.3%。在“保稅+”業態帶動下,全省綜合保稅區進出口從2018年的912.46億元增至2021年的5247.19億元,今年一季度外貿增速更達34.8%,遠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市場更多元 國際“朋友圈”日益拓展
“RCEP生效實施后,我們的預制菜出口到馬來西亞、新加坡、韓國等成員國市場,出口總量近600噸,金額達400多萬美元?!闭拷瓏撍a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吳麗青最近干勁十足,“關稅減免不僅實實在在為我們降低成本、推動銷量提升,還優化了原材料采購。”
隨著今年初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生效實施,全球最大貿易“朋友圈”正式上線。緊抓RCEP機遇,“近水樓臺”的廣東爭喝“頭啖湯”,拓展新市場。
“在RCEP生效實施的背景下,亞太區域供應鏈存在深度調整的可能性,廣東要繼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培養強大的內生發展動力,通過打造更優質的營商環境,不斷提升國際競爭力?!鄙虅詹垦芯吭簢H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說。
五年來,廣東國際市場結構更加多元,國際“朋友圈”日益拓展。其中,東盟成為廣東第一大貿易伙伴,2020年廣東對東盟進出口1.09萬億元。今年一季度,廣東與其他RCEP成員國進出口5240.4億元,占全省外貿近1/3。
與此同時,廣東更好發揮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樞紐、經貿合作中心和重要引擎作用,積極開拓新興市場。2017年至2021年,廣東對“一帶一路”沿線進出口從1.5萬億元提升至2.04萬億元,占全省外貿總值比重從22.1%提升至24.7%,規模位居全國前列。
在第131屆廣交會上,廣東萬事泰集團有限公司經理歐淑慧收獲不少“一帶一路”沿線客戶名片和意向訂單。借力廣交會平臺,該公司產品已逐步進入俄羅斯、韓國、馬來西亞、泰國、土耳其、新加坡等國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從RCEP市場到更廣闊的“一帶一路”沿線,廣東企業“出?!边x擇正越來越多?!敖柚粠б宦贰h東風,‘廣東制造’所擅長的制造能力、產品開發能力、服務能力正加快‘走出去’?!泵赖募瘓F副總裁兼CIO張小懿說。
【蹲點記】
東莞虎門港綜合保稅區:
海外“莞產”手機“回爐”保稅維修
最近,東莞虎門港綜合保稅區閘口變得繁忙起來。在黃埔海關智慧監管系統下,進出區貨車川流不息,車輛與司機身份“秒識別”,最快6秒過一輛。一車車貨物中,許多是從全球各地運來等待維修的“莞產”手機。
全球每4部智能手機,就有一部產自東莞?!坝辛司C合保稅區的保稅功能,連維修業務也回到了東莞?!弊詮某薪幽称放剖謾C全球保稅維修業務后,訂單紛至沓來,東莞市豐和物流有限公司關務負責人王磊愈發忙碌。
如今,在區內,不少品牌手機的全球維修業務如火如荼地進行,有力推動了綜合保稅區外貿高質量發展。
一直以來,由于海外維修政策不穩定,人員管理難度大、運營成本高,當地不少手機品牌企業希望將海外維修點移回國內??紤]到東莞手機產業的特點,當地海關聯合政府部門,支持維修龍頭企業入區發展,促進手機產業鏈向技術含量更高、利潤更豐厚的“微笑曲線兩端”延伸。
“綜保區保稅維修政策,既保護了我們的核心技術,又省去海外設初級分揀倉庫的成本?!蓖趵谒懔艘还P賬,發現相比海外設維修服務點,綜保區內設點成本可下降50%以上,且空運、陸運通關便利,自港澳入境最快1小時就能抵達綜保區,“一部手機從境外進區、區內維修到返回境外消費者手上,只需要10天左右”。
vivo公司關務負責人何林說,在保稅研發模式下,全球各地生產物料統一運到國內進行研發分析,得出研發成果后發往海外各子公司,對企業持續提升制造工藝、改善產品質量、促進產品出口有很大幫助。
2021年,虎門港綜保區進出口保稅維修貨值1.38億元、維修手機等通訊產品共44076臺。今年一季度,保稅維修值同比增長100.42%。黃埔海關相關負責人表示,依托東莞強大的外貿服務和制造業基礎,虎門港綜保區的維修業務正從傳統手機、手機主板等擴展到智能制造領域,進一步完善產業鏈、供應鏈和物流鏈,促進上下游產業聯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