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紅星志愿服務隊為市民提供義剪服務。圖片來源:南方日報
4月7日,廣東省退役軍人志愿服務工作會議在深圳舉行。會上,4個單位代表作經驗交流,并為5家愛心捐贈單位授紀念獎牌,為21個市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代表授旗。據統計,目前,全省共有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4023支,人員規模達6.5萬多人,形成一批地區性退役軍人志愿服務品牌。
為加強退役軍人志愿服務工作,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對各地前期成立的退役軍人志愿服務組織進行全面鞏固、深化提升,推動規范化、專業化、常態化發展。我省制定出臺《廣東省退役軍人志愿服務工作指引》,并設立退役軍人志愿服務專項基金,目前已募集捐款895.5萬元,為項目培育、活動保障、志愿者培訓等提供支持保障。
圍繞豐富志愿服務內涵,廣東堅持“黨建+”理念,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把聽黨話、跟黨走作為退役軍人志愿服務的底色。結合退役軍人黨員結對幫扶活動,退役軍人中的黨員、功臣、模范積極加入基層志愿服務隊。此外,我省把退役軍人志愿服務充實到社區治安防范、疫情防控、應急救援等工作中,推動退役軍人成為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力量。
我省推動志愿服務隊與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服務體系和其他志愿組織融合發展。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制定本地區的退役軍人志愿服務發展規劃,服務中心(站)作為退役軍人志愿服務的主陣地和聯絡室,而志愿服務隊作為服務中心(站)的“手臂”延伸,協助開展常態化走訪聯系、懸掛光榮牌、烈士祭掃,以及送政策、送崗位、送技能、送幫扶、送保障、送尊崇等“六送”活動,推動形成互相賦能、共同發展的良性循環。
惠州市“戰旗”救撈服務隊,實施無償救援900多場次;廣州市永和街道紅棉老兵東縱傳承連,按照退役年份分30個班把退役軍人凝聚在一起;深圳市依據退役軍人的專業技能特長,組建各類專業隊……各地涌現出深圳“紅星”、廣州“紅棉老兵”、佛山“南獅”、惠州“戰旗”等地區性退役軍人志愿服務品牌。其中,深圳市退役軍人紅星志愿服務隊被評為2020年度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最佳志愿服務組織”。
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不斷提高志愿服務專業化、規范化水平,力爭一年內,有條件的地方,完成一村(社區)一支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組建,開展常態化志愿服務;兩年內,逐步建立特色志愿服務隊伍,打造具有地域特點的志愿服務品牌;三年內,志愿服務管理規范,組織有序,專業化水平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