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動態 > 部門動態

上半年廣東農業生產穩定、農業產值增加、農民收入增長 第一產業增速創6年來新高

時間 : 2018-07-22 08:35:34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近日,記者從廣東省統計局獲悉,我省農業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展;今年上半年,第一產業增速為2012年以來最高增幅,增長4%。

  廣東省農業廳提供的數據顯示,上半年,我省農業生產穩定,農業產值增加,農民收入增長。農林牧漁業上半年總產值2595.32億元,增加值1598.6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9%、4%,增幅分別比上年同期提高0.8個百分點、0.6個百分點,農業農村經濟總體形勢呈現“一增一穩三提高”的特點。

  其中“一增”就是今年上半年全省種植業主要產品普遍增產,春收農作物面積1221.27萬畝,糧食、蔬菜、油料等作物單產和總產均有所增長。春種農作物3273.48萬畝,增加25.47萬畝。

  省農業廳認為,這首先得益于我省通過開展深調研,形成推動種植業高質量發展的思路和舉措。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嶺南特色作物產值倍增行動及嶺南特色優勢農產品優質化行動等3項專題調研,厘清了種植業特色、優質化發展的路徑。

  此外,為破解種植業生產的產中與產前產后環節銜接不到位、市場決定性作用發揮不充分的問題,省農業廳按嶺南特色作物分類,指導成立產業聯盟。至上半年,已推動成立了廣東絲苗米產業聯盟、茶葉產業聯盟和荔枝產業聯盟等3個產業聯盟,并舉辦了首屆茶葉產業大會、中國國際荔枝產業大會,組織評比了“十大好春茶”“十大最美茶園”“荔枝種植匠”和產業高峰論壇等系列活動,為產業交流融合營造了良好氛圍。

  與此同時,在種植業領域,通過整合資源,我省今年實施了現代糧食產業示范區、廣東絲苗米“雙創”示范縣、嶺南特色水果“雙創”示范縣、農作物良種良法示范基地建設項目,均按照整縣整建制創建的方式,創建產業鏈完善的嶺南特色優勢作物示范縣,以完善的產業鏈打造區域性特色作物產業可持續發展。

  為推動種植業高質量發展,我省還通過構建政策體系,培育種植業的生產發展新動能。如進一步推進建立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制度,建立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數據動態調整機制,完成省政府要求補貼面積不少于2600萬畝、補貼標準不低于85元/畝的目標任務等。


97在线观看视频